ICP三年展:另一种秩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ICP三年展:另一种秩序.doc

ICP三年展:另一种秩序   2011年夏天,当纽约国际摄影中心(ICP)策展团队开始策划第四届三年展时,日本福岛刚发生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地震及海啸,中东几个国家正陷入动乱,世界各国仍处在2008年华尔街引发的金融危机余震之中。刚开始,他们打算将本届三年展的主题定为“混乱”。然而,他们在回顾2003年举办首届三年展以来当代摄影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并仔细和系统研究当下世界各国艺术家和摄影家近年来所创作的新作之后,便意识到摄影在过去近十年已发生巨大变化。 题为“陌生人”的首届三年展所介绍的摄影家作品包括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lip-Lorca diCorcia,1951-)在世界各国大都市街头捕捉的行人照片、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jkstra,1959-)在沙滩上拍摄的未成年人泳装肖像,以及乔尔?斯滕菲尔德(Joel Sternfeld,1944-)在公共场所用相机记录的陌生人影像,虽然这些作品均是观念先行,但仍属于纪实摄影的传统范畴。另外,当时大部分摄影家仍使用胶片进行创作。   如今,绝大部分艺术家和摄影家均在他们的创作过程中采用数码技术:或是使用数码相机进行前期采集影像素材,或是后期利用数码软件编辑和修版,或是通过扫描机将胶片影像数码化之后处理输出,摄影家在电脑屏幕前花费的时间不少于在相机前的时间。同时,黑白摄影暗房基本消失,柯达公司已停止生产大部分胶片,胶片摄影成为艺术家为了对抗数码技术而采取的一种姿态和策略。数码影像则无处不在,每天都有海量的数码照片上传到社交媒体网站。新一代摄影艺术家大部分是在数码技术出现之后长大,他们是在用指尖思考,傲游在网络的虚拟空间,漫步在各种新媒介和新技术之间,兼用静态影像和动态录像,并将摄影与绘画、雕塑、装置及其他媒介共同混用,打破了各种传统视觉艺术的疆界。   因此,经过两年多的案头调研,走访世界各国艺术家工作室,参观各大博物馆的相关展览、当代艺术博览会和研讨会之后,策展团队最后达成一致意见,他们均深信,数码革命已产生重大影响,当代国际摄影正出现一种新秩序。所以,他们决定将本届三年展命名为“另一种秩序”。如果说传统摄影主要是通过摄影师之眼的观看和相机取景器的截取,将混乱的现实世界变成一种具有秩序的画面,那么,国际摄影中心于2013年5月17日开幕的本届三年展入选艺术家的作品确实表明,数码技术和因特网催生的“后摄影”已出现“范式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特征又共同构成了一种后摄影的新美学,使得当代摄影开始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   作为图片编辑的摄影家   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将因特网上各种社交网站当作储存和交流影像的平台,不少摄影家也开始将因特网视为世界上最大的影像资料库。他们大量下载有趣的图像,并如同图片编辑一样,将它们分门别类归档,之后,再挪用这些图片进行创作。受1980年代盛行的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当代艺术家仍大量通过“挪用”的手法,将别人拍摄的现成影像当作自己创作的素材。他们与上一代艺术家主要从电影、电视、报刊及广告借用图片的渠道不同,这一代艺术家所能采集图片的空间更大,因特网成为了他们收集、编辑、归档并再创作的重要场所。   美国年轻艺术家道格?里卡德(Doug Rickard,1968-)便是这方面的领跑者之一。他不仅翻拍谷歌街景上的图片创作了一部承前启后的作品,题为《新的美国图片》,反映出美国2008年爆发的“大衰退”所造成的后果,并探讨美国社会仍存在的种族问题以及技术与隐私等问题,而且,他还在2009年创建了一个名为“这些美国人”(These Americans)的网站,从因特网上收集二战之后至1980年代拍摄的各种有关美国人的照片,并将它们分别放在不同的标题下,如种族、宗教、动乱、城市、犯罪和性等主题,之后,将它们编成不同的限量画册。入选本届三年展的加拿大艺术家罗伊?阿顿(Roy Arden,1957-)也创建了一个称作“太阳底下”(UNDERTHESUN)的网站,其中有160多个影像档案,收藏了过去150多年以来各种视觉文化图片,并将它们用于他的装置、雕塑、拼贴和录像等作品中。这次展出他题为“作为意志和再现的世界”录像作品,便是将约1万张图片编辑成96分钟的录像,按照画面中出现的不同英文字母顺序编排,这些看似随机却有一定秩序的图片共同构成了一个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   由此可见,当下一些艺术家不再到现实世界使用相机来拍摄创作,而是像影像的拾荒者一样,收集和挪用别人拍摄并上传到社交媒体等公共空间的图片,这些图片只是私人记忆的影像记录,对当事人及其亲朋好友可能具有意义,而对大部分人来说,在没有背景说明的情况下,如同一堆影像垃圾。但对于有心的艺术家来说,经过他们的翻拍或重新编排,能发现这些影像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而产生新的暗喻和意义。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