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法法制史研究对象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历史).doc
? 一、 填空题
1、中国法法制史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法律制度发展的历史)。2、中国法制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清末民初)开始的。
3、原始社会没有法律,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靠(不成文的习惯)。
4、古代刑字有两种意义:一是(刑罚),一种(惩罚犯罪之法)。
5、律,最早源于(乐器)。
6、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
7、夏朝有“昏、墨、贼、杀”的制度。据叔向解释:“已恶而掠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8、《竹书纪年》记载:“夏后芬三十六年作(圜土)”。
9、商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沿袭了夏朝的(神权思想)
10、商初,王位继承是(兄终弟及)与(父死弟及)为主。商末,逐渐实行了(嫡长继承制)。
11、商朝的监狱叫做(圜土),又称作(牖里),(囹圄)和(美里)。
12、西周的“九刑”为周公所作,即在五刑的基础上加上(流、赎、鞭、朴)四刑。
13、西周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是(明德慎罚)。
14、西周区分了故意和过失,惯犯和偶犯。故意称为非青,过失称为表,惯犯称为情终,偶犯称为非终。
15、西周规定了“寇攘与杀越人于货罪”,即后世的(强盗罪)。
16、西周的拘役来于(坐嘉石)。
17、西周的诸侯和臣属对土地只有占用、使用权而无处分权,不许买卖,所谓的“田里不鬻”。
18、西周的买卖契约称作(质剂),关于借贷方面的契约叫做(傅别)。
19、西周法律规定,婚姻的缔结要经过(六礼)。
20、 西周法律规定,丈夫可以以七种理由休弃妻子,叫做(“七去”)。
21、 西周的“三不去”指“有所聚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22、 所谓嫡长继承制概括而言,就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3、 西同在中央设(大司寇),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中央直辖地区的司法机关叫做(小司寇)。
24、 西周把刑事诉讼叫做(狱),把民事诉讼叫做(讼)。
25、 “以五声听狱讼”中的“五听”包括(辞听、色听、所听、耳听、目听)。这是最早对犯罪心理分析的尝试。
26、 郑国的(子产),“铸刑书于鼎”,第一次正式公布成文法。
27、 “竹刑”的作者是(邓析)。
28、 晋国正式公布成文法时曾受到(孔丘)的批评。
29、 商鞅以(《法经》)为蓝本改法为律,进行法制改革。
30、 《法经》是战国初期(李悝)制定。
31、 《法经》六篇分别是(盗、贼、囚、捕、杂、具)。
32、 秦朝的具五刑是一种以极端残忍的(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
33、 秦朝的(定杀)是一种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名。
34、 秦朝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用的刑罚叫做(鬼薪)。
35、 在秦朝,偷偷移动田界标志的犯罪是(盗徙封)。
36、 秦朝以(身高)确定责任年龄,没朝以(年龄)确定责任年龄。
37、 秦律中故意称(端),过失为(不端)。
38、 秦朝对控告别人犯罪而与事实不符但非出于故意者叫做(告不审)。
39、 (《金布律》)是目前看到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货币立法。
40、 秦在战国时已设有(廷尉)为最高司法审意判机关。
41、 秦朝根据诉讼人在案件中的地位,大致把诉讼形式分为两种:一是(官吏),二是(一般平民)。
42、 秦律有“公室告”和“非公室告”之分。官府对“公室告”的案件必须(受理),对“非公室告”不得(受理)。
43、 《九章律》是在秦律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只律》、《厩律》)。
44、 汉朝把针对某类事的一个方面指定的法律文书称作(科)。
45、 汉朝的比又叫做“决事比”即(可以用来作为比照断案的典型判例)。
46、 汉朝在断案时,如遇到律无正条,又无适当判例可依的情况下,便函以附会法律作为断案的依据,被称作(春秋经义)。
47、 汉朝把对被告人进行审讯和判决分别叫做(鞫狱)和(断狱)。把三日后再行复审叫做(传复),当事人上书请示复审叫做(乞鞫)。
48、 汉朝的廷尉主要负责审理由皇帝制诏移送的案件,即所谓的(诏狱)。
49、 汉代的起诉叫(告劾)。(告)就是今天所说的自诉,(劾)就是今天所说的公诉。
50、 中国封建社会国家对某些重要的商品实行专管的制度,叫做(禁榷)。
51、 明朝的大理寺不主管审判,而专掌(复核)。
52、 清朝时期,由(御史、大理寺官员)和(刑部官员)共同审理重大案件,称作“小三法司会审”。
53、 清朝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的司法制度叫做(秋审)。
54、 《钦定宪法大纲》共23条,内容包括(君上大权)和(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两部分。
55、 清末新修订的刑法共有两部,一部是(《大清新刑律》),另一部是(《大清现行刑律》)。
56、 清末司法制度半殖民地化的重要标志是(领事裁判权)和(会审公廨)。
57、 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是(《大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