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主要朝代.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封建社会主要朝代

封建社会主要朝代、学校教育主要机构、主要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1、书同文、行同伦 2、颁挟书令、禁私学和以吏为师 3、立博士、设三老以掌教化 二、汉代的文教政策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确立涉及董仲舒的“三对策”。其时,一个是为了建立“大一统”帝国的需要,一个是出于争夺学术地位的需要,三道策问一拍即合。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在文化教育上主要实行了三项措施: 1、兴太学,置明师。重视学校教育,大力发展官学。以明人伦为学校教育的总目标,选派名师臣儒充当官学教师。 2、重选举,广取士。重视广泛选拔人才,并且逐步加重考试经术的成分。 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汉代的官学 汉代的官学分中央和地方二种。中央官学主要是太学,地方官学主要是郡国学校,还有一所特殊学校即鸿都门学。 (一)太学 (二)鸿都门学 鸿都门学是一所研究文学艺术的学院,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所文艺专科学校。 二、汉代的私学 私人教学在汉代相当繁荣,其程度有相当于太学的、由精师大儒自立的“精舍”、“精卢”,有教儿童的小学,称为“学馆”、“书馆”或“书舍”。 魏晋(应该不用,自己想写的写好了) 一、时兴时废的官学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可分为二个时期: 1、三国、西晋、东晋时期 这时期学校教育虽不能说全部停顿,但总是在若有若无的状态中,整体上呈现衰弱现象。 2、南北朝时期 这时期的学校比起前期来说稍为发达。新的制度也有所建立,但由于各朝的民族、地理、历史背景的差异,对学校的重视也各有不同。 二、私学昌盛 三国时期,魏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高于蜀、吴两国,因此魏国的私学最为发达。 西晋的私学既有蒙学性质的,也有深造性质的,教授的内容多以儒家经典为主。 十六国的私学规模也比较大,不仅有儒家私学,道家私学,还有道家私学。 到了南 朝,私学更为昌盛发达,不仅有儒家私学、道家私学,而且出现了佛家私学和儒、佛、道兼综和私学。 汉代的选士是由郡国察举,即所谓“乡举里选”。三国时期,士族制度形成政权须得士族支持。曹丕做了魏国皇帝后,采纳士族大地主吏部尚书陈群的奏义,实行“九品中正”取士方案, 九品中正制开始实行时,曾收到一定效果,根据“唯材是举”的政策,取士“盖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选拔了许多优秀人才,斥退了不少无才之人。但到后来,品级品定及升降全由中正指定,所以就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实际上成了一种按门第高低选士的方法。这种方法到隋唐才被科举所取代。 隋唐 唐代文教政策的特点就在于重振儒术之风还提倡佛教和道教。以崇儒尊孔为基本,以佛、道二教为基本辅助手段。而对佛道,则有时抬此抑彼。 一、官学教育 唐朝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科学文化的繁荣,从唐初至唐中叶的近百年间,封建官学教育的发展实为历史所罕见。 当时唐朝的学校有代表性的是中央的二馆六学: 二馆----|弘文馆 (30人) 一品及一品以上 ?| 崇文馆 (20人) |-国子学(300人) 文武三品以上 | 太学??(500人) 文武五品以上 六学-----| 律学 学习研究法律的学校 八品以 | 算学 培养天文、数学人才的学校 下庶人 | 书学 培养书法人才的学校 通其学 |-四门学 1300人 者 地方学校有州、县学及医学、玄学等。(一般在40~50人之间) 二、私学 隋唐之际,官学繁荣的同时私学也颇发达。但从总体而言,前不及汉,后不及宋。 第三节?科举考试制度一、科举制的产生 ① 确定、实施重文方针。 ② 尊孔崇儒,重整封建伦理纲常。 ③ 重视佛道,提倡儒、佛、道融合。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发展 一、官学教育 (一)官学制度 宋代的官学在教育对象上,范围逐渐扩大,身份品级的限制比唐代放宽了。 普通官学:国子学、太学。 专科性官学:律学、算学、画学、书学、医学、武学。 以上是设在京都的,地方州郡也设学,但一般的州郡学只是徒具形式而已。 (二)三次兴学运动 宋代的三次兴学运动,首先是以范仲淹为首的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的兴学;其次是神宗王安石为相时改革科举兴建学校的一些措施;最后是崇宁元年的兴学。 2、书院制度 宋初六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南宋书院 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丽泽书院、象山书院 辽金元 分别由我国境内的少数民族——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统治者建立起来的王朝,这几个朝代教育上有着以下一些共同的特征: 1、大力推行汉化政策。 2、基本上承袭了宋代的学校教育制度 3、增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学校类型。如辽朝的诸王文学馆、金朝的女真国子学、妇真小学、女真太学元朝的蒙古国子学、回回国子学。 4、民族歧视 一、明代的文教政策 1、广设学校,培育人才。 2、重视科举,选拔人才 3、加强思想控制,实行文化专制 具体表现为: 1)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