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选修哲学的基本问题.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有一天,庄子和朋友惠施一起外出散步,走到一座桥上,只见桥下有很多鱼不停的游来游去,穿梭嬉戏,自由自在,好不惬意。 于是庄子说:“你看,鱼是多么快乐呀!” 惠施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庄子反问道:“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惠施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的感觉如何,可是你也不是鱼啊,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呢?”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方面内容: 休谟的不可知论: 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 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 或普遍必然规律 是否存在不可知。 一方面承认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是独立存在的,即所谓“自在之物”,并认为 自在之物是一切感觉的源泉,这是典型的唯物主义态度。 另一方面,他又强调自在之物是不可认识的,是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感觉或现象,但这个感觉和现象却不是自在 之物的真实反映。 贯穿中国哲学史的问题:天与人 7 .( 2010高考·全国新课标卷26)王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 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 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8. (2010年高考·山东卷25)有一首英语儿歌这样唱道“告诉我为什么星辰闪耀,告诉我为什么常春藤缠绕……因为上帝创造星辰闪耀,因为上帝创造常春藤缠绕……”美国一位著名科普作家这样改动了歌词:“核聚变让星辰闪耀,向性运动让常春藤缠绕……”这一改动反映了 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 ②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的区别 ③科学精神与宗教精神的区别 ④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区别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9 . (2010年高考·江苏卷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事物是感觉的集合 B.事物是理念的影子 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世界是不可认识的 A C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什么? 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本课时导学提纲: 这一关系,对应的正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注意: “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 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或思维和存在谁决定谁?)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不同回答 哲学的基本派别(两大阵营) 存在决定思维 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形神之辩 南北朝时期,齐朝宰相肖子良的府内,名流云集,高僧满座.他们迷信佛教,大谈因果报应,宣扬人死后精神不亡. 范缜挺身而出,指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他把肖子良等一帮王公名流驳得哑口无言. 《神灭论》 唯物主义观点 形——物质存在的东西。 神——意识思维的东西。 形神之辩 “幡在动!” 唐朝时佛教盛行,有一次,寺院方丈讲授佛教经学,和尚们都在寺中端坐,聚精会神听讲。忽然,一阵风把佛前的幡吹得左右摇晃。 不是风动, 不是幡动, 仁者心动! 唯心主义观点 英国哲学家:贝克莱 我们只有感觉到一个东西,才能知道它是存在的。假如我们都不去看月亮,那么谁能够断定月亮还在那里存在呢?一个东西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是这样存在还是那样存在,都得以我们的感觉为准。哪里有独立存在的东西呢? 存在就是被感知 唯心主义观点 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唯心主义观点 1、“眼开则花开,眼闭则花寂” 2、“心外无物” 3、 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4、“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5、“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 6、“上帝创造一切” 7、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8、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争论的焦点: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不同回答 从属于哲学的基本派别 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 思维不能正确认识存在 可知论 不可知论 康德的不可知论: 庄子在大树下睡觉,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在草地上翩翩起舞。突然狂风大作,暴雨袭来,庄子飞来飞去无处躲藏。吓醒过来原来是一场梦。于是庄子就思考了这样的问题:庄子到底是蝴蝶还是人,梦境与现实谁是真实的。(其实,蝴蝶梦中庄子的疑问是最彻底的不可知论、怀疑论,因为他对自己

文档评论(0)

taotao0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