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七章中外文化交流 组员:姚本坤 潘文峰 班级:泰语班 中国文化从发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种多元融合与交汇的态势,而并非单因子文化;中国文化发展到今天,更是多元融合与交汇的结果,直到现在还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故其与生俱来的特性,就是与他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在交流中,弃浊扬清,取长补短,已达到发展进程中的良性状态。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总是相互的,双向的,相互影响的.中国文化在发展中吸纳了多元文化的成分,别具一种厚度、强度和融化力。 一、海上仙山和徐福东渡 徐福是否真的到了日本?这虽然是一个历史悬案。但中日之间的交往开始很早,却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 二、海陆“丝绸之路” 张骞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条由长安通往西域的道路,使汉人与西域各国都相互了解到对方的存在和文化。 张骞二次出使西域,抵达乌孙国。此后,汉使往来不断。 东汉永平十六年,班超出使西域,副使甘英远至波斯湾。与此同时,西域的使臣与商人也东来汉疆,带来了他们的物产,换回中国的丝绸及其他货物, 除陆上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海上丝绸之路,同样沟通中国与外国的交往 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海上航线,是《汉书·地理志》所记的从西汉帝国的南疆到达印度洋的海路:即从今越南北部、广东、广西港口出发,经东南亚抵达今印度东岸和斯里兰卡。 唐代以广州为起点的海上航线是:驶出珠江口,转向西南方,绕过海南岛东岸,在西南行,贴近越南沿海,越暹罗湾至马六甲海峡,沿海峡向西北,经印度半岛,过孟加拉湾抵达今伊斯兰卡,然后渡阿拉伯海,驶入波斯湾。 三、佛教东传与西行求法 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也是对中国社会影响最深的文化交融之一。印度佛教经陆路和海路传入中国的。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很快发展 。公元四世纪,佛教传入朝鲜半岛。公元7世纪。隋唐佛教陆续东传,“禅门九山”盛极一时。 公元6世纪,佛教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传入日本 。 与印度佛教东传的同时,中国的僧人兴起了西行求法运动。著名的有法显、玄奘、义净等。 宗教的传播与交流,是世界各民族的文化相互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渠道。由于宗教哲学涉及人生领域的许多重要课题,触及民族文化的内核,因此它的影响是深刻的、巨大的,是人们所无法估量的。中外佛教交往无可置疑地证明了这一点。 四、日本遣唐使和留学生 日本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势,如饥似渴地吸取中国文化,先后派出使团、留学生和学问僧到中国来吸取营养。 在隋代,日本共派出遣隋使五次,特使高向玄理等人专程来华学习佛法 在唐代,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34年的200余年中,日本共派出遣唐使18次(有的资料作19次),其中16次(有的资料作15次)到了中国。 使团成员包括正副使、僧人、学生和各类工匠,每次人数由起初的250人左右增加到后来的500人左右,最多的一次达651人,船只也由两只增加到四只。他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锲而不舍,舍生忘死。 他们在中国学习的内容包括文物典章制度、生活方式、社会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回国后终于在奈良时代以“文化革新”为契机,使日本实现了中央集权制度,进入了封建社会。 些在中国留学的日本人,其中有许多成就卓著,对日本的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如南渊清安、高向玄理等都是仿照中国井田制实行班田制、促成“文化革新”的关键人物;吉备真备、空海等则是借助汉子创造日本假名字母的直接贡献者。中国的围棋也由吉备真备带往日本。膳犬丘则将尊孔仪式带回日本。有一些留学生则留在中国,如阿倍麻吕(中国名字晁衡),随第八次遣唐使入唐,在长安完成了学业,接受了科举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官至秘书监(国家图书馆馆长),与李白、王维等大诗人交厚。 五、郑和下西洋 中外交通史上最 伟大的事件之一就 是明代“郑和 下西洋”。 郑和(公元1371——1433年),本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云南昆阳(今晋宁县)人。其祖父与父亲都曾到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朝圣,因此自小对海外情况有所了解。明代初年入宫为太监,后归燕王朱棣,因随朱棣起兵“靖难”有功,赐姓郑,升为内宫监太监深受朱棣信赖,被委以出使海外的重任。 据史料记载和学者们研究,郑和七次航海所率领的船队曾达50余国,如印度支那半岛诸国、马来半岛诸国、南洋群岛诸国、阿拉伯半岛诸国和非洲东海岸诸国。郑和船队的这些远航活动,大大提高了明朝的国际地位,并且与所到各国建立了政治联系和贸易联系。中国的特产锦绮、纱罗、绫绢以及各种瓷器、铜器、麝香、金银等通过郑和船队输到海外;而外国的各种珍宝、药品、颜料、棉布以及香料、珊瑚、象牙、宝石、珍珠等也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大学选修琵琶行----音乐声中的失落情.ppt
- 大学选修中国文化概论课件第3章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ppt
- 大学选修中国旅游地理:第12章.ppt
- 历史人文之11ke宋代社会风貌.ppt
- 大学选修新蒙风草原景观古迹民族特色旅游区.ppt
- 大学选修“书香童年”经典阅读课程(2012修订稿).doc
- 历史人文之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ppt
- 大学选修明净高远,沉稳张扬.ppt
- 大学选修语文教研会议摘要.ppt
- 大学选修中国古代思想宝库.ppt
- 文言文的语法体系探究试题及答案.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真题汇编).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水洗树脂版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天津市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a4版.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夺冠).docx
- (八省联考)2025年天津市新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数学试卷带解析及答案(精选题).docx
- 2025至2031年中国水泵液位自动控制器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建筑工程制图课件:结构施工图.pptx
- 文言文欣赏与背诵练习试题及答案.docx
- 文言文特色与文化内涵试题及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