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简中的“吏仆”与“吏养”.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秦简中的“吏仆”与“吏养”.doc

秦简中的“吏仆”与“吏养” 内容提要 秦简中出现的吏仆与吏养分别指驾车和炊事人员,其来源主要是徒隶,偶有戍卒,但有特殊技能的工匠不能担任吏仆。吏仆归属仓管理,负责其口粮供给,分配任务。各行政机构配置以人员数量配备数额不等的吏仆。国家对仆、养的控制,是通过廪衣食等制度来实现的。汉代吏仆的工作转移给政府中的少吏和出使者招募的随从。 关键词 秦简 仆养 刑徒 〔中图分类号〕K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16)01-0073-05 最近几年公布的两批秦简――《里耶秦简》和《岳麓书院藏秦简(叁)》中,出现了以前未见的新名词,叫做“吏仆”。《岳麓书院藏秦简(叁)》在案例九《同、显盗杀人案》“吏仆”条目下解释为:“仆,侍从、供役使的人。《说文?人部》:‘仆,给事也。’吏仆,官吏的侍从,是徒隶的服役内容之一。”①《里耶秦简牍校释(第一卷)》在简 6-7“敢言之:前日言当为徒隶买衣及予吏益仆”下所给的注释为:“仆,仆人”。②后面出现“吏仆”之处没有再出注解,所以注释者似乎认为这里的“仆”就是“吏仆”。从字面理解或放诸简文当中,这些解释当无窒碍。不过,如果联系到相关资料,我们发现解释为“仆从”过于简单。在里耶秦简中有这样一条简:“卅一年后九月庚辰朔甲□,……?s之:诸徒隶当为Ⅰ吏仆养者皆属仓……仓及卒长髟所Ⅱ署仓,非弗智(知)?。?……可(何)故不腾书?近所官Ⅲ亘(恒)曰上真书。状何……□□□□□□/Ⅳ(8-130+8-190+8-193)。”③从句式看,“吏仆养”当为一词。因为有“吏仆”一词,所以我们怀疑“吏仆养”可能是“吏仆”与“吏养”的合称。在这批简中也的确检索到了这个词:“钱三百五十。卅五年八月丁巳朔癸亥,少内沈出以购吏养城父士五(伍)得。得告戍卒赎耐罪恶(8-811+8-1572)。”④这也就坐实了我们的猜测。“吏仆”“吏养”相对称,因此“吏仆”之仆,是一个专有名词而非仆人的泛称,养通常作为“炊事”解,那么“仆”则同样是一种杂役,最接近的解释就是“赶车的人”。本文将秦代简牍中出现的“吏仆”和“吏养”界定为政府吏员服务的群体,以此来探讨其身份、政府对他们的控制手段、及其在汉代的变化几个方面。 一、“吏仆”“吏养”的身份 吏仆与吏养作为专有名词,不仅出现在里耶秦简这一行政文书中,而且在睡虎地秦简中“养”和“仆”曾同时相对出现: 都官有秩吏及离官啬夫,养各一人,其佐、史与共养;十人,车牛一两(辆),见牛者一人。都官之佐、史冗者,十人,养一人;十五人,车牛一两(辆),见牛者一人;不盈十人者,各与其官长共养、车牛,都官佐、史不盈十五人者,七人以上鼠(予)车牛、仆,不盈七人者,三人以上鼠(予)养一人;小官毋(无)啬夫者,以此鼠(予)仆、车牛。⑧⑨⑩B11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睡虎地秦墓竹简》,文物出版社,1990年,释文第37、82、46、55、54页。 这是对都官和离官各官署按照吏员的级别、人数配置仆、养的标准。注释小组对仆和养的解释为:养,做饭的人;仆,即赶车的人。从行文看,仆、养和佐、史冗等吏员相对,他们不在官僚体系序列中,主要从事杂役工作,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他们在各种机构中的分配指标,则说明这也是维持行政机构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为国家所重视。 那么从事吏仆养工作的人身份如何呢?从现有材料看主要来源于两种人,一是徒隶。徒隶的身份比较复杂,我们曾专文论述过。详见沈刚:《〈里耶秦简〉(壹)所见作徒管理问题探讨》,《史学月刊》2015年第2期。《岳麓书院藏秦简(叁)》中收录了两则案例:案例三《猩、敞知盗分赃案》,其中有“猩独居舍为养,达与仆徒时(莳)等谋?勤!薄"苤旌好瘛⒊滤沙ぶ鞅啵骸对缆词樵翰厍丶颉罚ㄈ?),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年,第122、187页。“仆徒时(莳)”是指时(莳)的身份是仆徒,仆徒意思当是作为从事“仆”这项工作的徒,仆的身份是刑徒。另外一个是案例一《盗杀安、宜案》,其中有这样一句:“讯同:同,大宫隶臣,可(何)故为寺从公仆?”按照注释,寺从疑是机构名,公为尊称,用于县令等长官。④这就可以肯定担任寺从公的仆是隶臣,也即刑徒,上面一条材料即非臆测之说。在《里耶秦简》中同样也有刑徒从事养的记录,简8-1558:“/温与养隶臣获偕之蓬传,及告畜官遗之书季有。”⑥⑦陈伟主编:《里耶秦简牍校释》(第1卷),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358、224、63页。“养隶臣”这个词和“仆徒”一样,指的是从事“养”的“隶臣”。刑徒从事“养”这一工作还有一条旁证,上书简8-773:“卅二人徒养。八十四人邦司空白羽。”⑥虽然没有明确说明这32人是为吏养,但是按照每十人需要一“养”的标准,他们似乎也不完全是为刑徒服务的,或许也有做吏养。“邦司空白羽”或与里耶简中屡屡出现的“求羽”有关,求羽作为一种特殊劳作,常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