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一下二次周考历史及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高一下二次周考历史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 第二次双周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2014年3月8日 命题人:张绍开 审题人: 胡晓红 一 、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 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 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 2.某古籍“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A.曹魏 B.唐代 C.宋代 D.明清3.南宋时期盛行一种叫“出门税”的银铤。如右图所示,银铤上有 “□行十郎聚”、“真花银”、“出门税”等文字。据考证,铭文中 “行”指“行商”,“门”指“城门”。据此可知当时 A.开始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重视管理并征收商税 D.城市中的坊市界限依然存在 4.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日墟,北日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 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日趁墟,北人日赶集”。据此 可知明清时期 A.农村集市的名称带有地域特色 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 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 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下列材料,据此该小组得出结论最准确的是 北方 朝代 人口(户)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人口()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座机电话号码 19.8 座机电话号码 80.2 唐代 座机电话号码 43.2 座机电话号码 56.8% 北宋62.9% 座机电话号码 37.1 A.中国古代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B.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中国古代南方经济逐步发展 D.中国古代北方经济发展缓慢 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 .政府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修脚等。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传统的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反映了 A.工商皆本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重农抑商政策松弛,自然经济解体 .政府的赋税改革.商品经济发展,明清时期社会流动频繁 大庾岭商路位于江西大余县。自隋唐以后,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河—长江—赣江—大庾岭—广州,特别是明清时期,这条被称之为京广大水道的流通路线成为全国漕运和南北货物对流的运输线。非凡的历史条件使大庾岭商道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内成为南北贸易的重要干线。非凡的历史条件指的是 A.江西商品经济的繁荣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C.西方的殖民侵略D.严格限制海外贸易的措施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B.中国最早的纸币 C.国家发行的债券 D.兑换货币的凭证 A.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推行 B.精耕细作农业的形成和发展 C.封建土地私有制居于主导地位 D.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11.《沈氏农书》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应 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低下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12.有古诗这样描述江南养蚕情景:“东风二月暖洋洋,江南处处蚕桑忙。蚕欲温和桑欲干,明 如良玉发奇光。缲成万缕千丝长,大筐小筐随络床。美人抽绎沾唾香,一经一纬机杼张。咿 咿轧轧谐宫商,花开锦簇成匹量。莫忧八口无餐粮,朝来镇上添远商。”这反映出当时 A.南方经济相对落后且与外界隔绝 B.小农家庭经营方式趋向多元 C.耕织结合仍是主要生产方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日益明朗 13.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欧洲的商业革命,经营方式的变化是其表现之一,与此同时中国明清时 期的商品经济亦呈现繁荣景象,有人甚至称其为不成功的商业革命,就经营方式而言,明清 时期的“商业革命”与欧洲商业革命的相似之处是 A.贸易范围的扩大 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农副产品大量商品化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的货币 14.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商业革命”,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商业革命”范畴的是 A.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文档评论(0)

godok99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