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精华选 2006.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边塞诗鉴赏精华选 2006

边塞诗鉴赏精华精选 2006-11-20 一、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概说)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在结构、句法上都摆脱常规,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王李”。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李颀和高岑一样,也擅长古体,尤长于七古。他的边塞诗数量不多,但质量高超,名声甚大,其《古从军行》诸首流传广远。 王昌龄的边塞诗也有不少古体,但代表其独特成就的却是近体,是七绝。特别是他的《出塞二首》和《从军行七首》,气象雄浑,意境高远,后人难以企及。王昌龄后被誉为“开、天圣手”,备受推崇。四人之外,擅于边塞之什的王之涣、王翰、崔顥等,亦皆一时之选。 在盛唐文坛上,与边塞诗派并称的是山水田园诗派,领袖人物是王维,而王维就其前期创作来看,同样是一个杰出的边塞诗作者。李白、杜甫是唐代最享大名的诗人,他们的边塞作品也都量大质优。崇尚边塞题材,一时形成诗坛潮流。 中唐以后,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都不断有新的追求和探索。这一阶段最有代表性的边塞诗人是李益。他的边塞诗与高适的数量相近,其中有不少写得极为豪壮。但最被传诵的却是他的另一类诗,在这些诗中,十分传神地反映了当时的边塞现实,反映了广大军士的边愁乡思。如《夜上受降城闻笛》绝句,“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两出妙喻,意象朦胧;“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则又极力渲染,饶有韵味。难怪此诗一出,“天下以为歌词”(《旧唐书》本传)。其《从军北征》诗,境界同样悲凉清远,成为与前首并名的佳作。 中晚唐时期,较重要的边塞诗作家还有卢纶、王建、张籍、杜牧、马戴、高骈、于濆、张等人。比较说来,他们都已不像盛唐边塞诗派作家那样专此为长,总的成就也不能与之并称,显示了时代风气的流变。 凡在一个时代特别发达的文学现象,大抵总会表现出该时代的某些重要特质。唐边塞诗正是这样。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光辉的时代之一。唐王朝统一强盛,边塞战争威武雄壮而又备历艰辛,终唐之世,一直是国家、民族的大事,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心。诗人们对之极为敏感,充满深情。整个唐代,凡较有声誉的诗人,几乎莫不涉笔;名家大家,更无例外。于是以边塞战争为核心内容的边塞诗便在一片沃土润气之中争妍竞秀般地盛开起来了。从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唐代社会的特殊风貌。 从美学品性来说,唐边塞诗的主导特征是壮美,阳刚之美。境界阔大,气势雄伟,景物奇丽,情调激昂,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壮健的生命力,体现了当时高扬宏壮的民族精神。清人姚鼐说:“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复鲁絜非书》)这正可以用来形容唐边塞诗。有人将阳刚与阴柔两种美的特征,简拟为“骏马西风塞北”与“杏花春雨江南”,更是直接从边塞诗中得到的启发。 就艺术风格来讲,唐边塞诗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初、盛、中、晚,先后承革,约计二千首的系列之作,形成了

文档评论(0)

gbv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