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只须考虑各子波源所发出的沿同一方向的平行衍射光,衍射光与原入射光方向的夹角(衍射角? 变化范围为 0→±?/2 a A B f L2 L1 S 0 P ? C △ ? 平行衍射光的最大光程差 结论 中央明纹 准确 k 1,2,…暗纹 准确 k 1,2,…明纹 近似 中央明纹中心和暗纹位置是准确的,其余明纹中心的位置是近似的,与准确值稍有偏离。 条纹宽度 A B L2 f 0 x1 x2 I 中央明纹的宽度 线宽度?x0 : 两个第一级暗纹间的距离 x ?x0 ?1 ?x0 2x1 ??0 ?x ?? 影响衍射图样的 a 和 ? ? 的影响 ?越大,衍射越显著,条纹间距越宽。 a 的影响 缝越狭,衍射越显著,条纹间距越宽。 I 0 sin? 只存在中央明文,屏幕是一片亮。 只显出单一的明条纹 ? 单缝的几何光学像 ∴几何光学是波动光学在a ? 时的极限情形。 例: 一束波长为? 5000?的平行光垂直照射在一个单缝上。 如果所用的单缝的宽度a 0.5mm,缝后紧挨着的薄透镜焦距f 1m,求: 1 中央明条纹的角宽度; 2 中央亮纹的线宽度; 解: 1 2 §10.4 光栅衍射 一、光栅衍射现象 衍射光栅:由大量等间距、等宽度的平行狭缝 所组成的光学元件。 b a 透射光栅 a b d 反射光栅 光栅常数:d a+b 数量级为10-5~10-6m f ? 0 d a 明暗相间的光栅衍射条纹平行于狭缝 条纹特点:明条纹很亮很窄,相邻明纹间的暗区很宽,衍射图样十分清晰. 二、光栅的衍射规律 光栅每个缝形成各自的单缝衍射图样。 光栅衍射条纹是单缝衍射与多缝干涉的总效果。 光栅缝与缝之间形成的多缝干涉图样。 1.光栅公式 单色光垂直照射时, 任意相邻两缝对应点在衍射角为? 方向的两衍射光到达P点的光程差为 Δ a+b sin? 光栅公式 光栅衍射明条纹位置满足: a+b sin ? k? k 0,±1, ±2, ±3 · · · 主极大 亮纹 位置 0级 +1级 -1级 次极大 N 4 I sin? -2级 +2级 主极大位置与缝数N无关(?,d一定) 3.单缝对光强分布的影响 单缝衍射只影响各主极大的强度分布,不改变主极大,极小的位置。 光栅衍射是单缝衍射和缝间光线干涉两种效应的叠加,亮纹的位置决定于缝间光线干涉的结果。 0 sin? -3级 -1级 0级 I 1级 3级 缺2级 缺-2级 单缝衍射光强 4.缺级现象 缺级 由于单缝衍射的影响,在应该出现亮纹的地方,不再出现亮纹 多光束主极大位置 单缝衍射暗纹位置 当d a+b 与a有简单整数比时,将看到缺级现象 例: 波长为6000?的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第二级明纹出现在sin?2 0.2处,第4级为第一个缺级。求 1 光栅上相邻两缝的距离是多少? 2 狭缝可能的最小宽度是多少? 3 按上述选定的a、b值,实际上能观察到的全部明纹数是多少? 解: 1 k 4, 取k/ 1 3 由光栅方程 sin ? 1, k kmax 在-900 sin? 900范围内可观察到的明纹级数为 k 0,?1, ?2, ?3, ?5, ?6, ?7, ?9,共15条明纹 * 第10章 波动光学 ?§10.1 杨氏双缝干涉 ?§10.2 薄膜干涉 ?§10.3 光的衍射 ?§10.4 光栅衍射 ?§10.5 光的偏振 §10.1 杨氏双缝干涉 一、光源 1.光源的发光机理 光源的最基本发光单元是分子、原子 E2 E1 hv ? E2-E1 /h 2.光的颜色和光谱 可见光频率范围: 7.7×1014 ~ 3.9×1014Hz 可见光波长范围: 3900 ? ~ 7600? 可见光颜色对照: 紫 ~ 红 单色光——只含单一波长的光。 复色光——含多种波长的光。 E 矢量,称为光矢量。 E 矢量的振动称为光振动。 3.光强 光强I :在光学中,通常把平均能流密度称为光强。 在波动光学中,主要讨论的是相对光强,因此在同一介质中直接把光强定义为: 二、光的相干性 两频率相同,光矢量方向相同的光波列在p点相遇叠加 p r1 r2 s1 s2 P点的光矢量的合振幅为 在观察时间?内,人所感觉到的光强 I 1.非相干叠加 若S1 , S2是非相干光源, 则 P点光强: 叠加后光强等与两光束单独照射时的光强之和,无干涉现象 2.相干叠加 满足相干条件的两束光叠加,则 (叫相干叠加) ▲干涉相长 明 (k 0,1,2…) ▲干涉相消 暗 k 0,1,2… 三、杨氏双缝干涉 1801年,英国人托马斯?杨首次从实验获得了两列相干的光波,观察到了光的干涉现象,为光的波动学说建立确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特种作业操作证 制冷与空调运行操作作业 实操培训.pdf VIP
- CL01实验室内审检查记录表.pdf VIP
- 幼儿园:实习心得.docx VIP
- (高清版)DB52∕T 895-2014 混凝土砌块用轻质配砖.pdf VIP
- BS EN 10025-6-2004第6部分:技术交付条件用于高屈服强度的扁平产品淬火和结构钢回火的条件.pdf VIP
- 2025法律职业伦理历年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房颤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2023)》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40篇短文搞定高考英语3500单词(回顾巩固用).pdf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pdf VIP
- 2025 公司招聘简章(模板).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