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下册质量测试卷(D)上教版.docVIP

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下册质量测试卷(D)上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上海市九年级语文下册质量测试卷(D)上教版

上海市初三语文质量测试(D)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27题。 2.请将所有答案都做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文言文(42分) (一)默写(18分) 1.___________,白水绕东城。(《送友人》) 2.向来枉费推移力,___________。(《观书有感》) 3.去年元夜时,____________。(《生查子·元夕》) 4.___________,左牵黄,右擎苍。(《江城子·密州出猎》) 5.启窗而观,____________。(《核舟记》) 6.久之,________,________。(《狼》) (二)阅读下面一首曲,完成第7—8题(4分) 水仙子·咏江南 元? 张养浩 一江烟水照晴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鸥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爱杀江南! 7.“晴岚”的意思是?????????? 。(2分) 8.下面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小令着重描写了江南水乡特有的景象。 B.这首小令主要表明了江南水乡人家的富裕。 C.这首小令集中表现了江南风物的名丽娟美。 D.这首小令充分表达了真切喜爱江南的情感。 ?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9—11题(8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本文选自《???????? 》。(2分)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3分) ?? 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1.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段列举六个事例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 B.第段论述了只有经受磨练才能但当重任的道理。 C.第段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磨练的必要性。 D.第段得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也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四)阅读下文,完成第12—15题(12分) 泽人网雁 具区之泽,白雁聚焉。夜必择栖,恐人弋也,设雁奴环巡之。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泽人熟其故,爇火照之。雁奴戛然鸣,泽人遽沉其火。群皆惊起,视之,无物也。如是者再三。群雁以奴绐己也,共啄之。未几,泽人执火前,雁奴不敢鸣,群雁方寐,一网无遗者。 ? ?【注释】具区:古湖泊名,即今太湖。雁奴:守夜的雁。绐:欺骗。 ?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4分) (1)泽人遽沉其火? (????? )???? (2)一网无遗者?? (?????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3分) 人至则鸣,群雁藉是以瞑。 ??????????? 14.“雁奴不敢鸣”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15. 从这则故事中得到的教训是___________。(3分) ? 二、现代文(48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20分) “完美”与“残缺”??? 从维熙 中国是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珍惜历史的完美,是人之常情,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面对历史残缺,并珍惜这种残缺,却始终是个没有解决好的大课题。重建圆明园的历史辉煌与反对重建圆明园之争,典型地反映出我们民族心灵上的顽疾。 ???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充分依据的:本来圆明园是国耻的标本,留下这个活标本的原 貌,使国人牢记“火烧圆明园”的悲凉往事,不仅符合历史真实,而且有利于民族发奋图强;但是偏偏有一些清史学者,慷kǎi激昂地反对保留历史残缺,倡导投入大量财力物力,再现圆明园昔日的风华。这里,姑且不说“克隆”出来的圆明园,其本身就是赝品;就是再现圆明园的全部辉煌,也无助于中华民族的明天——正好相反,???????????????? 。 ??? 为了说明问题,笔者仅以德国科学严谨之风,与国人中假凤虚凰的心态,作一个对比。在德国西部莱茵河和美茵河的汇合口,有个科布伦茨小城,这儿曾经耸立着威廉大帝的雕像。威廉大帝何许人也?他是将德意志统一成为一个国家的大帝,被德国人称之为德意志之祖。但是,当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苏联从德国西部强渡莱茵河、围歼希特勒军团时,一发炮弹不偏不斜,正好落在这尊青铜雕像上,从此这位策马张弓的德意志之祖肖像消失了,那儿只留下一座空空的墩台。这是其一。其二,在德国柏林最热闹的裤裆大街,昔日曾经耸立着一座著名的尖顶教堂,苏联红军攻克柏林时,那座教堂的顶部正好被炮火自上而下地劈去了一半,多少年过去了,那教堂也没有重建和修

文档评论(0)

wf9367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