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感动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感动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2013年感动中国获奖人物事迹及颁奖词 黄旭华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 从1958年到1986年近30年间,黄旭华一直隐居在太平洋上某座荒岛上。广东老家的父亲临终前都不知道儿子在哪里,干什么去了。母亲93岁才盼回花甲之年的儿子。在父亲坟前,黄旭华流着泪说:“爸爸,我相信你会像妈妈一样谅解我。” 黄旭华“失踪”的这30年,一直在从事绝密的核潜艇研制工作。1959年起,苏联对中国实施技术封锁,毛泽东指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在没有外援、没有资料、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等中国核潜艇人没日没夜努力着,创造了世界核潜艇研制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上马3年后开工,开工2年后下水,下水4年后正式编入海军战斗序列,中国成为全球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为躲过对手的监视,所有核潜艇拥有国都在不断拓展下潜深度。上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长尾鲨号核潜艇就是在深潜试验中葬身大海,艇上100多人全部遇难。 1988年初,中国的核潜艇按设计极限也要做深潜试验。试验之前,艇员心理包袱很重,有人给家里留了遗书,有人唱起了《血染的风采》。 “我们不是去牺牲,我们要唱‘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为稳定人心,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决定和艇员一起深潜。随着越潜越深,艇壳承受着巨大的水压,多处咔咔作响,终于抵达设计要求深处,性能完好,试验成功了! 平安出水的黄旭华诗兴大发:“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他自我评价道:“这个‘痴’字好,我确实不考虑个人的问题。” 在国与家、忠与孝之间,他为他的选择无怨无悔,他用“血一滴一滴慢慢流”来形容自己的付出。血流了30年,还是热的。1988年之后,黄旭华退而不休,如今年近九旬,依然为核潜艇试验做着工作。他的人生,犹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却有无穷的力量。 【颁奖辞】 时代到处是惊涛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沈克泉、沈昌健 35年前仆后继、追逐科技梦想的“油菜花父子” “这个油菜长得好乖哟!”46岁的沈昌健,目光无限温柔地抚过地里的油菜花。在不远处的山岗上,是沈昌健父亲沈克泉的坟茔。“那是他生前自己挑选的地方。”沈昌健说,“在那里,他可以一直‘望’着自家的油菜地。” 4年前,74岁的沈克泉老人因劳累过度晕倒在油菜地里。“走”的时候,胡须飘洒。他发过誓,不成功不剃须。“他舍不得死。”老伴说,“他委托儿子,一定要把任务完成。” 父子两代前仆后继要去完成的任务,是通过杂交试验培育油菜良种。村民暗地里说笑:“泥腿子想当科学家,异想天开。” “这不是异想天开,我不是要去摘星星,油菜育种是可行的,我和爸爸是梦想天开。” 事情还得从1978年说起,养蜂人沈克泉寻找蜜源时,在山区发现几株特别粗壮的野生油菜。沈克泉突发奇想,如果把它和家乡湖南临澧县的油菜杂交,也许可以改良品种,解决吃油难问题。 说干就干。“白天搞生产,晚上搞学习,学到鸡叫了,哈,我还在搞。”在过去录制的影像资料中,沈克泉快活地说。 凭着决心、诚心、耐心、细心,沈家父子投入了持久战。耕作、观察、记录、总结、培育,日复一日,寒来暑往。然而,搞科研对于农民来讲谈何容易,油菜是雌雄同株,做杂交试验更是难上加难。除了一次次的前功尽弃,还欠下一屁股债。送检费、工钱、肥料钱……都需要钱,父子俩“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把所有的亲戚都借遍了”。 倔强的沈家父子爬起跌倒,跌倒爬起。梦想,终于拉开了一角帷幕:2004年,他们繁育的“贵野A”不育系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2007年,沈克泉带着巨型油菜独闯在武汉召开的第12届国际油菜大会,引起轰动。尽管他们开发的新组合有几项指标仍未通过农业部门审定,但沈昌健并不泄气:“困难再大,我都要坚持搞下去。” 【颁奖辞】 父亲留恋那油菜花开的芬芳,儿子就把他 葬在不远的山上。三十年花开花谢,两代人春来秋往,一家人不分昼夜,守护最微弱的希望。一粒种子,蕴含着世代相传的梦想。 姚厚芝 为子女筹学费,耗时3年绣出《清明上 河图》的重病母亲 来自重庆的姚厚芝说:“我只是一个母亲。”但谁能说,那份沉甸甸的母爱不是她留给孩子的最美回忆和留给世间的最好礼物? 2006年,姚厚芝被查出乳腺癌转移,医生建议切除。高昂的手术费用让她选择了放弃,她对挖煤的丈夫和一双年幼的儿女说:“医生说了,吃点药就能控制。” 这个柔弱却又刚强的母亲独自盘算着:孩子还小,我能为他们留下点什么? 她偶然听说大幅十字绣能卖大价钱,于是买回一幅6.5米长、0.85米宽的《清明上河图》绣样。每天刺绣长达17个小时,“不敢停,一停下来就想睡觉。”她要为孩子绣出未来。 2012年7月,经过3年零5个月的昼夜追赶,这幅共需127万针才能刺制而

文档评论(0)

gov46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