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痿病样稿2014712
样稿 痿 病
痿病是指以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能随意运动,甚则肌肉萎缩或瘫痪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症。因多见于下肢,故称“痿躄”。“痿”指肢体痿弱不用,“躄”指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之意。
本病多见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小儿麻痹后遗症、急性脊髓炎、运动神经元病(肌萎缩性侧索硬化、进行性脊髓肌萎缩)、周围神经炎、重症肌无力、肌营养不良症,癔病性瘫痪以及周期性瘫痪等。 【病因病机】 痿病病因繁杂,多由正气不足,感受湿热毒邪,或高热不退,或病后余热燔灼伤津耗气,津液不能输布以润脏腑,筋脉失养,致脓热伤津,肢体痿弱不用,形成痿证。或久居湿地、涉水冒寒,湿邪留而不去,郁久化热;或饮食不节,脾胃所伤,湿从内生,蕴湿积热,浸淫筋脉,使筋脉肌肉弛纵不收而生痿证。或久病体虚,或劳伤过度,精损难复,肝肾亏虚,精血亏损,筋脉失养,亦可发生痿证。
54岁,2010年4月22日初诊。右上肢无力2年余。2年前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感觉右上肢麻木无力,于外院就诊,诊断为“颈椎病”,治以针灸、推拿、理疗,未见好转。后逐渐发生右手大鱼际肌肉萎缩,饮水呛咳。近日患者觉右手持筷困难,抬颈无力,右面部麻木,咽喉发痒,夜寐可,饮食欠佳,二便可,舌淡胖苔薄白,脉沉细。体查:患者神清,面色咣白,表情淡漠,语言缓慢,伸舌居中,口角时有流涎,右上肢比左上肢略细,右手大鱼际肌肉萎缩。右上肢肌力3级,左上肢5级,双下肢肌力5级。霍夫曼征 + ,掌颌反射 + ,下肢腱反射亢进,巴氏征 + 。肌容量测试 cm ,右上27,22:左上30,24.5:右下43.5,35:左下43.5,35。西医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为痿病。治疗以醒脑开窍、补益肝肾为则。主穴取金津、玉液、风池、水沟、极泉、尺泽、内关、委中、三阴交。配穴取肝俞、肾俞、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太溪。金津、玉液使用快针,配合廉泉交替使用。风池缓慢进针3 cm,针尖朝向喉结:水沟向鼻中隔方向斜刺1cm,行雀啄泻法,以眼球湿润为度;极泉,避开腋毛,直刺3~3.5 cm,行提插泻法,使患侧上肢抽动3次为度:尺泽,曲肘120。取穴,直刺3 cm,行提插泻法:内关,直刺2 cm,行捻转提插泻法:合谷,直刺2 cm,行捻转提插补法:委中,仰卧直腿抬高取穴,直刺3 cm,行提插泻法:三阴交,向脚底斜刺,迸针3 cm。余穴皆用补法。留针30 min。每日1次,半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诉乏力好转,语言不利好转,咽喉痒感消失,偶有饮水呛咳。2个疗程后饮水不呛。4个疗程后右上肢肌力4级。2010年7月22日测肌容量,右上29,23.5:左上30,24.5:右下43.5,35:左下43.5,35。后改在当地卫生院针灸,2010年l0月22日电话随访,家属告知已恢复正常生活。[郑春爱.针刺治疗运动神经元病1例[J]上海针灸杂志
《灵枢·口问》:“痿阙心,刺足大趾向上,二寸留之。一曰足外踝下留之”。
《灵枢·经脉篇》:“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针灸大全》:“手足麻痹,不知痛痒,取足临泣、太冲、曲池、大陵、合谷、三里、中渚”。
《神应经》:“足麻痹,取环跳、阴陵泉、阳陵泉、阳辅、太溪、至阴”;
《针灸甲乙经·热在五脏发痿》:“足缓不收,痿不能行,不能言语,手足痿不能行,地仓主之。痿不相知,太白主之,痿厥身体不仁,手足偏小,先取京骨,后取中封、绝骨,皆泻之,痿厥寒足,脘不收僻,坐不能起,髀枢脚痛,丘墟主之。虚则痿,坐不能起;实则厥,胫热时痛,身体不仁,手足偏小,善啮颊,光明主之”。
【按语】
1 本证采用针灸疗法可获得较好效果,但久病畸形者应配合其他疗法更佳。
2 卧床患者应保持四肢功能体位,以免造成足下垂或内翻,必要时可用狐狸架及夹板托扶。卧床患者还应采取适当活动体位等措施,避免褥疮发生。
3 在治疗的同时,应加强主动及被动的肢体动能锻炼,以助及早康复。
4 急性期应查明原发病并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5 癔病性瘫痪者要配合耐心细致的暗示、心理治疗。
【知识点链接】
现代研究认为痿病分为4种证型:1、肺热津伤:取手太阳经穴,毫针刺,平补平泻法,主穴为少商、列缺、足泽,配穴为上肢取合谷、曲池、肩,下肢配足三里、阳陵泉、环跳、风市。2、湿热浸淫,气血不运:取足阳明经穴,并配合局部经穴,毫针刺,平补平泻法,主穴为足三里、解溪、髀关、合谷、曲池,配穴上肢为手三里、肩、外关,下肢为阴陵泉、三阴交、阳陵泉、环跳。3、脾胃亏虚,精微不运:取背俞穴及足阳明经穴,毫针刺,用补法,可加灸,主穴为脾俞、肺俞、血海、气海、关元、足三里,配穴上肢为肩、阳溪、手三里,下肢配伏免、阳陵泉、悬钟、解溪。4、肝肾亏损,髓枯筋痿:取背俞、足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