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稳心颗粒治疗失眠
稳心颗粒治疗阴虚、气虚型失眠44例临床观察
[摘要]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治疗阴虚、气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阴虚、气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与对照组4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睡眠卫生指导。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1mg,1次/晚,嘱其必要时服用;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口服,5g/次,3次/日,4周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临床疗效,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4.09%;对照组总有效率68.1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PSQI评分及SRSS评分均明显下降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结论 稳心颗粒治疗阴虚、气虚型失眠有较好疗效。
关键词 稳心颗粒;失眠;临床观察
我们于2013年1月至2014年8月利用稳心颗粒治疗阴虚、气虚型失眠4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88例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中男31例,女13例,年龄15~60岁,平均48.53±9.73岁,病程4~26个月,平均6.12±2.73个月。对照组中男30例,女14例,年龄16~62岁,平均49.05±8.74岁,病程5~28个月,平均5.93±3.03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的有关诊断标准[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的有关诊断标准,辩证为阴虚、气虚者。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失眠的诊断标准;②符合阴虚、气虚证诊断标准;③年龄15~62岁,病程4~28个月;④取得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①由全身疾病及外界环境干扰因素引起者;②合并心血管、肺、肝、肾、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③对受试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睡眠卫生指导[3],由经过专门培训的医生完成,在患者入组及复诊时通过谈话了解其生活方式和睡眠认知观念,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建立良好的睡眠卫生模式。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国药准字H座机电话号码)1mg,1次/晚,嘱其必要时服用;观察组给予稳心颗粒(山东步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口服,5g/次,3次/日,4周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
2.2 观察指标 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匹兹保睡眠质量指数(PSQI)[4]及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5]。PSQI由参与计分的18个条目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等级计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PSQI总分,总分范围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SRSS共有10个项目,每个项目5级评分(1~5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SRSS总分,总分范围10~50分,评分越高,表示睡眠问题越严重。
2.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 2检验,治疗前后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疗效判定标准 临床治愈:睡眠时间恢复正常或夜间睡眠时间在6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较以前增加3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有效:睡眠质量轻度改善,睡眠时间较以前增加少于3小时;无效:睡眠质量及时长无改善,甚至加重。
3.2 治疗结果:分述如下。
3.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治愈18例,临床治愈率40.91%,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09%;对照组临床治愈7例,临床治愈率15.91%,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8.18%。两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n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显效 总有效 治疗组 44 18(40.91)* 10(22.73) 9(20.45) 7(15.91) 28(63.64)* 37(84.09)*
对照组 44 7(15.91) 9(20.45) 14(31.82) 14(31.82) 16(36.36) 30(68.18)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 P<0.05 ;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 ,见表2。
表2 两组PSQI评分及SRSS评分比较(±s)
组别 时间 例数 PSQI(分) SRSS(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