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托拉唑奥美拉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3500.doc

泮托拉唑奥美拉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3500.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泮托拉唑奥美拉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3500

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使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分别为92.11%和94.7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上述两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5.26%和7.89%,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可联合使用泮托拉唑奥美拉唑及法莫替丁,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溃疡愈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法莫替丁;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位置主要集中于胃及十二指肠,部分患者的发病部位为食管下段,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消化性溃疡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特征,目前医学界尚未就其发病机制达成共识。为了探讨消化性溃疡的有效治疗药物,现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院就诊的7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观察组在接受联合药物治疗后取得满意疗效,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诊断及胃镜检查后确诊,且组织活检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反酸、恶心呕吐、周期性上腹部疼痛等。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脏、肝肾疾病;②有胃或十二指肠手术史;③胃镜显示有复合性溃疡[1]。按照完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8例,患者年龄24-65岁,平均年龄(41.35±3.72)岁;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2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2.34±4.18)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于入组前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伦理学原则。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泮托拉唑(30mg/次,一日一次)与奥美拉唑(25mg/次,一日2次)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法莫替丁治疗,每次给药剂量为25mg/次,一日2次。所有患者均采取温水送服方式给药,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胃镜检查结果显示溃疡消失或基本消失;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所减轻,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积缩小60%以上;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结果均无明显改善,或改善幅度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 观察指标[2] 使用同位素示踪法测定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统计幽门螺杆菌根治率,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本组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比较 经上述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有明显差异(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分析[n(%)] 组别 例数 痊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38 17(44.74) 11(28.95) 10(26.31) 73.69 观察组 38 22(57.89) 13(34.22) 3(7.89) 92.11 -- 11.967 P -- <0.05 2.2 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比较 检查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为94.74%(36/38),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治疗后的检查结果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根治率为81.58%(31/38)。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根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8.349,P<0.05)。 2.3 不良反应率比较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中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乏力反应,不良反应率为5.26%,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头晕乏力,2例腹胀,不良反应率为7.89%。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分析[(n)%] 组别 例数 头晕乏力 腹胀 总不良反应 对照组 38 1(2.63) 2(5.26) 3(7.89) 观察组 38 2(5.26) 0(0.0) 2(5.26) -- -- -- 0.433 P

文档评论(0)

vbk5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