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变革和展望论文
中国传统养老方式的变革和展望
作者:穆光宗 主题类号:C41/caishui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caishui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zhuantigongwen/shehuibaozhanglunwen社会保障制度 【 文献号 】1-1479 【原文出处】中国人民xuekefenleiqikan/daxuexuebao大学学报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200005 【原刊页号】39~44 【分 类 号】C41 【分 类 名】caishui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caishuilunwen/shehuibaozhanglunwenzhuantigongwen/shehuibaozhanglunwen社会保障制度 【复印期号】200012
【内容提要】养老问题的关键是谁来提供养老资源,但“养老资源的提供者”和“养老职能的承担者”这两个角色是可以分离的。正如“机构养老”并不必然等于“社会养老”一样,“居家养老”也并不必然等于“家庭养老”。据此,本文区分了家庭养老、社会养老和自我养老这三种基本的养老方式,并在这个基础上论证了传统养老方式变革的必然性。在城市,“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的组合正日趋增多;而在农村,自我养老的比例则有上升的趋势。
【关 键 词】家庭养老/社会养老/自我养老/养老社会化
【 正 文 】
对“家庭养老”的认识 1994年是国际家庭年。
就在这一年,世界卫生组织为了庆祝国际家庭年,挑选了不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背景下的21个国家和地区,对它们家庭养老的经验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编辑出版了《世界家庭养老探析》一书,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广阔的视野。在这本书里,家庭养老被看做是感情上的互相关怀,又包括经济上的彼此支持。(注:“家庭”通常指的是由血缘或婚姻关系连结起来的单位,但是更确切的定义因文化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见澳大利亚学者哈尔·肯迪格等编:《世界家庭养老探析》,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7,前言和第3页。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早年在谈到家庭的概念和实体的时候,显然强调了夫妇关系(婚姻关系)和亲子关系(血缘关系)的双合。参见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63。)虽然在像中国这样的东方社会,“家庭养老”早已成为一种制度化的传统,但“家庭养老”绝不为东方社会所专美。事实上,在世界范围内,主要都是由家庭来赡养老年人。只是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的阶段里,所提供的赡养方式各有千秋罢了。 人类早就认识到了“家庭养老”的重要性,因为家庭是赡养长辈抚育晚辈的基本体制,是人们完成代际交换、代际继承的基本所在。譬如,中国人自古“以家为天下,躲进小楼成一统”,这种家本位的文化使得家庭的赡养功能被发挥到了极至。按照中国人的传统,父母老了就由子女共同或者轮流来赡养。但大多数情形是,年老的父母有自己的一份财产,自己做饭以及做各种必要的家务[1]。一个1860年来到中国的英国传教士曾经用这样的笔触描画他眼中的中国家庭:“中国人十分专注于家庭生活,并且对他们怀有深厚的感情。事实上,这种感情似乎已经占据了他们的全部内心……从童年到老年,他总愿意居住在同一个地方,那里有 他熟悉的人和环境。如果他被逼无奈而远走他乡,他的心也会依恋着故乡。”[2] 毫无疑问,“家庭养老”是人类社会最古老因而也是最基本、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富生命力的养老方式。从跨文化的视野来看,甚至完全可以认定为全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正如1982年老龄问题维也纳国际行动计划所强调的:“家庭,不论其形式或组织方式如何,被公认为是社会的一个基本单位。”[3](P33)任何人都不可能游离在家庭和社会之外。同年的世界老龄大会特别提请国际社会注意发挥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方面的重要作用。会议认为:“妇女地位的变化已经降低了她们作为老年家庭成员照顾者的传统作用;因此有必要使整个家庭包括其男性成员在内能够接受并分担家务和家庭帮助老年人的职责。”[3](P33)世界各国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要改善老年人的状况,就必须首先改善家庭环境。 但从时间序列角度来看,“家庭养老”的确有一个现代化的问题。传统的、形态完备的“家庭养老”实际上是子女养老和在家养老的结合。如果说“子女养老”是内容,那么“在家养老”只是一种形式;或者说,“家”这么一个空间单位,只是“家庭养老”的一个载体,但在现代社会不是惟一的载体。 在人口老龄化“惊涛拍岸”的现时代,“家庭”的作用似乎是既关键又脆弱。现代的家庭再也不是“旧模样”。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世界各地几代同堂的家庭也越来越常见了。家庭的养老功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总趋势似乎是在削弱家庭在照顾老年人方面的地位和作用,这就是伴随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国企业营销应增企业公民意识.doc
-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问题及对策.doc
-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付方式选择.doc
- 中国企业文化与管的若干问题(doc 7).doc
- 中国企业联合会全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综述.doc
- 中国企业的企业文背景,现状和问题.doc
- 中国企业项目管理如何管人.doc
- 中国企业管理文化终离不开法家思想.doc
- 中国企业境外矿业资案例分析.doc
-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背景、现状及对策.docx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