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金银的发展及特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金银的发展及特资料

金银的发展及特性资料 金、银的分析方法发展过程 中国古代金的分析技术可以追涯到石器时代,最古老的黄金分析方法是淘金法,淘金法伴随着黄金被发现和开采的历史,它出现在夏代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有4000年以上。当时只能根据拣出的金的个数来判断含金砂石的价值及其产地价值.所以最初的淘金法是一种数量分析法,夏代开始人们认识了黄金的密度较大.以砂石中淘洗出金的多少来判断砂石价值。春秋战I时期淘金法有了新的发展.大平的使用使人们可以定蟹分析,PI断砂石及其产地的价值。随着‘.先碎”、“后淘”下艺的出现,在宋朝淘金法得以进一步的发展,使淘采的对象从砂石扩展到矿石,加上使用天平得以定最分析矿石含金量。 金。银的火法试金在国内外已有悠久的历史,该法是以冶金学的原理和技术运用到分析化学领域。12世纪英国己将灰吹法作为公认的检定方法,1343年法国提出了分金技术。16世纪中期,欧洲已有不少论述试金法的著作,其中记载的方法,已近于现在所用的方法。我国在15-16世纪明代的著作中已经详细地记载了与试金分析有关的金属铅定量捕集银的方法;铅饭合金的灰吹法分离;金与银定量分离等技术。在(天上开物》中记载:“欲去银存金,则将其金打成薄片.典碎,每块以土泥襄涂.人堪竭中鹏砂(即姗砂)焙化,其银即吸人土内.1卜金流出.以成足色。然后.人铅少许.另人柑锅内.勾出十中银.亦毫1具在也”,这段记载说明了当时已经掌握了金与银的分离方法,以及明确地提出金属铅捕集银是定量的,关于灰吹法的应用,在明代著作(获圈杂记》中已有记载:“……次就地用上等炉灰,视铅蛇(富银的银铅合金)人小,作一浅灰案《即人灰皿),置铅陀于灰案内,用炭围叠侧,扇火不住手……,铅性畏灰,故用灰以捕铅,铅既人灰,唯银独存,自辰至午(6个小时),方见尽银“。明代已能鉴定金、银合金中金的成色.还掌握多种金与银定量分离的技术.借此来提炼成赤金。在《吊娥小录》中记载了一种命与银的定最分离法:“分次庚(庚即余》。以庚人甘〔甫)锅中作计,却以石灵芝、侯硫也为末,每一两投人三钱触之,放冷.破料取赤庚在底下,其银气却被石灵芝触黑,浮在面上,取出人灰煎,成花银,如此则庚银都不析也”。在那时巧妙地利用银与硫在熔融状态时很快反应,生成硫化银,而金在熔融状态时不与硫起反应,从而把银从金中除掉,然后再用碳将硫化银还原成银,使金、银定量分离。 金、银的火试金法虽然操作较繁杂,但它是特效方法,迄今仍广泛采用。火试金法从铅试企开始.逐渐发展了锡试金法、锑试金法、笼试金法、讥试金法等。早期用多种含硫、氮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沉淀的重量法也不少,但多数因选择性不好受到限制.只有少数方法,如还 原沉淀金的重量法仍在应用,并列为国内外标准分析IR]0经典的火试金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近年来使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来检查贵金属在试金过程中的行为.可以直观地和精确地了解负金属的分布,从而设法减少员金属在试金过程中的损失。试金法与各种先进的测试千段相结合,并加之电子微量天平的应用,使火试金法得以进一步的发展。正是由于该方法具有取样代表性好(金、银常以小于PR/R量级存在于样品中又不均匀,火试金法取样量大可使其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减少取样误差至最低限度).方法适用性广泛(几乎能适应所有的矿种)、富集效果好(能在复杂的样品中以万倍以上富集效果将金银定最富集在几毫克成分较简单的合拉中)等优点。以此将该法归纳于第5章“金、银的火试金方法”,进行洋细的介绍,同时木书在其他章节具体的金银试验分析法中亦有提及。 在中国古代人们还通过利用黄金、白银一些物理性质来对黄金白银进行鉴别、鉴定、检验。如利用表面颜色、硬度、氧化法、给解法、试金石法、密度法等来鉴别金、银。 硬度法是人们利用黄金硬度小的特征,对其进行粗略辨识的方法,在《本草拾遗》中就有咬时极软,即是真金”的记载,因此在民间就流传着用牙咬、指甲划,辨别真金的方法。 表面颜色鉴别法就是利用颜色鉴别金的成色高低,是一种简单实用的方法。在曹昭著的《新增格古要论》中对不同成色的金有如下记载“其色七青、八黄、九紫、十赤,以赤为足色金也”,是一种半定最的黄金鉴定方法。 《前汉书食货志》中有“黄金方寸,而中一斤’的说法。《天工开物》中有“儿金之至重,It俐方寸重一两者,银照依其则寸增重屯钱,银方寸重一两者,金照依其则寸增重二钱”的记载,由于测试方法和侧试仪器的改进,密度法侧定金的成色目前仍然使用。 试金石法是一种鉴定金、银真伪和成分的方法。该法实质上与比色分析法中的目视比色法极为相似。通常采用一种称作试金石的石头,在待测物料上磨道,再把对牌以同样的方式在试金石上磨道,通过对色泽的比较就可初步确定待侧物料的成色。 试金石法在我国东晋以前就有应用,在(山海经》、《泊宅》

文档评论(0)

wang1981040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