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病虫害详细分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建议增加:1、花生茎腐病 2、花生叶斑病细分为网斑病、黑斑病、焦斑病等。还有疮痂病近年流行。 3、花生烂果 4、虫害增加金针虫、地老虎等。 5、苗前和苗后除草剂品种、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查找过程中再根据情况增加一些内容。 花生常见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 花生是种植面积大的经济作物,因连年重迎茬种植,花生病虫害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常见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叶斑病茎腐病、果腐病、病毒病,虫害主要有蛴螬、等害虫,为保证花生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好花生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非常重要。 1.症状:俗称“鼠尾”,烂根。各生育期均可发病。但春播花生主要发生在7月上旬之前。出苗前受害,侵染刚萌发的种子,造成烂种不出苗;幼苗受害,主根变褐,植株枯萎;成株受害,主根根茎上出现凹陷长条形褐色病斑,根部腐烂易剥落,没侧根或很少,形似鼠尾,地上植株矮小,叶片黄,开花、结果少,且多为秕果。2.传播途径:病菌主要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在土壤、病残体、粪肥和种子上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主要借雨水、农事操作传播,从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病株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防治方法 做好种子处理。用于播种的种子要贮藏好。播前翻晒种子,剔除变色、霉烂、破损的种子。多菌灵可湿粉剂800倍液浸种,并且密封24小时再播种。 及时施药预防控制。一旦发现田间病株,随即采用喷雾的办法施药封锁中心病株,以免感染周围的健康植株。用40%三唑酮和多菌灵可湿粉1000倍液。与植物生长营养液混合配制,隔7-15天喷洒1次,连喷2次,交替施用,可以有效地控制花生根腐病。花生叶斑病1.症状??花生叶斑病以黑斑病和褐斑病为主,两种病害均以危害叶片为主。花生发病时先从下部叶片开始出现症状,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发病早期均产生褐色的小点,逐渐发展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斑病病斑较大,病斑周围有黄色的晕圈,而黑斑病病斑较小,颜色较褐斑病浅,边缘整齐,没有明显的晕圈。天气潮湿或长期阴雨,病斑可相互联合成不规则形大斑,叶片焦枯,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如果发生在叶柄、茎干或果针上,轻则产生椭圆形黑褐色或褐色病斑,重则整个茎干或果针变黑枯死,使花生产量大幅度下降。 2.发生规律:这两种病菌都以子座或菌丝在病残体的茎叶上越冬,次年春季遇适宜的条件,越冬的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花生植株上,萌发芽管,直接侵入叶片表皮或从气孔侵入,以后病菌不断生长发育,形成子座,重新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使病害发展蔓延。花生生长前期,发病轻,后期发病重。两种病害的发病高峰期均在花生收获前20-30天。.防治方法: 三、花生根结线虫病    20~30%,严重者达70~80%,甚至无收。   (根、荚果等)都能受线虫为害,播种半个月后,花生主根开始生长时,线虫侵入主根尖端,使根尖膨大变成纺缍形或不规则的虫瘿,表面粗糙,初期为乳白色,后变为黄褐色,经过多次再侵染,形成“须根团”并有腥臭味。花生受害后,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的机能受阻,且根瘤减少,茎叶变黄,开花推迟,结荚很少,到7~8月雨季来临时,病株由黄变绿,但仍较健株矮小,病株结果少而秕,此外在根颈、果柄和果壳上有时也能形成根结。虫瘿是识别此病的重要依据。 2.发病条件:1.土温:土温11~12℃时卵开始孵化,15℃时幼虫破壳孵出。幼虫发育适温25~28℃。2.土壤湿度:一般干旱年份病重,多雨年份病轻。幼虫侵入的最适土壤含水量是70%。线虫可因土壤湿度变化而上下移动。3.土质通气良好质地疏松的沙壤土或沙土病重,尤其肥力低的山岗薄发病重。低洼、返碱和粘性土壤发病轻或不发病。4.连作地发病重,轮作地病轻。 3.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深耕改土,增施有机肥料,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条件,提高抗病力。轮作倒茬,与不感病的禾本科作物玉米、谷子、小麦及薯类实行轮作,可大量减少土壤内虫口密度,深刨病根,进行晒根;收获时,将带有虫瘿的植株根部集中杀死虫瘿,减少扩散传播。2)加强检疫。不从病区调种,必要调种时,可在原产地剥壳后再调种。3)药剂防治。每亩用80%二溴氯丙烷乳剂3千克,60%的二溴乙烷乳剂4-5千克处理土壤。方法是春耕时顺犁沟均匀施入,并立即覆土,以免挥发,降低药效;或用3%呋喃丹颗粒剂与播种同时穴施每亩3千克左右;或用10%益舒宝颗粒剂和3%米乐尔颗粒每亩5千克左右,开沟条施;或用10%防线一号乳油每亩3千克左右加细土25千克制成毒土施入穴内,覆土后播种。播种要分层播种,防止药害。 花生黄曲霉病   症状:栽培措施不当,为黄曲霉病的发生埋下隐患。发病症状在收获后的花生仁上可以明显而直观地表现出来。刚开始蔓延时,果仁呈褐色或黄褐色,有隆起的斑块儿。在贮藏期,感染

文档评论(0)

bbnm5885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