桁架体系局部破坏后的再生性能研究.docVIP

桁架体系局部破坏后的再生性能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桁架体系局部破坏后的再生性能研究

桁架体系局部破坏后的再生性能研究 项目负责人:姓名(**学院 **专业 200*级) 小组成员:*** *** *** 指导教师: 【摘要】近年来,随着。结构在遭受局部破坏而不完全倒塌的情况下,对结构构件的健康情况加以评测,通过修复和加固的手段使得结构回复 【关键词】早在1968年,因煤气爆炸破坏了局部外墙板,进而引发连续性倒塌,这使得人们对结构破坏有了新的认识。然而依照当今的工程技术,根据使用工况进行设计的结构,在面对罕见荷载或人为破坏等突发事件时。 随着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戴高乐机场倒塌、2008年中国南方雪灾的陆续发生,结构在遭受局部破坏后的承载性能再次人们关注。 图1 结构倒塌事故 中低冗余度结构的抗倒塌性能研究 近年来,随着展览馆、体育馆等大型公共建筑兴起,空间桁架结构与网架、网壳等简洁高效的结构形式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此类结构冗余度相对较低,其安全性应予以重视。回顾相关领域的研究历史,一些国内外学者通过多高层框架的抽柱试验来模拟结构连续性破坏的情况,相应的多高层结构抗倒塌设计方法也写入了规范。相比之下,目前针对于低冗余度体系的破坏试验研究较少,其中典型的包括200年Sebastian的砼-钢网架组合桥试验。国内陈以一教授等学者也开展了有关中低冗余度钢结构连续性破坏的研究工作。 2 项目成员的组成、特长、分工;导师指导情况 2.1 项目成员 表1 项目团队组成 项目成员 年级 专业方向 特长 主要工作 刘宏创 05级 建筑工程 团队管理经验丰富 英语阅读能力强 掌握有限元软件基本操作 实践动手能力强 担任项目负责人 统筹管理 有限元分析 试验方案设计 赵俊 06级 建筑工程 力学基础扎实 掌握Matlab软件 熟练操作测量仪器 实践动手能力强 试验条件筹备 节点位移测量与图像处理 试验数据处理 赵艺 06级 建筑工程 力学基础扎实 实践动手能力强 试验记录与报告 加固方案设计 陈雯 06级 道路工程 英语阅读能力强 熟悉财务工作 财务管理 文献调研 导师指导情况 本项目的指导教师是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的陈以一教授。在项目的申请、开展与总结的过程中,陈老师热心地给予项目小组指导和帮助,其中包括: 项目申请阶段 结构“再生”起初只是学生的设想,陈老师不仅给予了我们理解和支持,并为我们分析了项目的可行性,指明了主要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此外他还让我们参与了王磊博士“平面桁架及桁架体系的连续性倒塌研究低冗余度体系抗倒塌能力研究 建筑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可能由于偶然事件或局部超载,导致部分构件失效,进而引起连续性破坏。国内外学者对建筑结构抗倒塌理论与设计方法的研究已有数十年之久,其中对多高层框架模型的抽柱试验研究较为常见。近年来大跨度空间结构、门式刚架等简洁高效的结构体系在工业与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其结构冗余度较低,对局部破坏较为敏感,其安全性应予以重视。目前这种低冗余度体系抗倒塌性能的试验研究较少,本课题通过试验考察桁架体系在修复前后局部破坏条件下的承载性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结构再生概念 “再生”一词一般出现在生物学与材料学中,解释为去除损坏的组织,重新生成或经加工处理而回复原有的功能。结构的损伤破坏往往具有局部性和多发性,一旦发生破坏,结构便予以拆除重建,并不利于资源的有效利用。本课题创新性地将“再生”的概念引入建筑结构中,表示为结构在遭受局部破坏而不完全倒塌的情况下,对结构构件的健康情况加以评测,通过修复和加固的手段使得结构回复。结构再生反映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并须结合其可行性与有效性来实现其经济效益。 结构破坏与修复的试验手段 本课题试验模型是由钢制节点与铝管构件组装而成,重复性好,准备周期短,可适应破坏性的试验要求,同时还反映了装配式结构的设计理念。此套新设计的试验方案为今后的同类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 破坏装置 破坏装置采用机械手段实现了杆件的突然失效,具有有效传力、瞬时破坏和无外作用等特点,其设计方案目前正申请专利。 修复方法 本课题设计了一套更换失效杆件,模拟结构修复的试验方法,可重复操作,修复后杆件传力可靠。 加固手段 结构的整体加固主要是在结构上设置预应力索杆体系,以形成类似于张弦梁的组合结构。与本课题其他试验设备相同,加固系统具有可拆装、可重复的特点。 1 2008年5月-2008年9月 理论筹备 文献、规范研读 结构再生概念设计 了解课题研究价值,明确目标和制定整体计划 2 2008年9月-2009年3月 试验方案设计 装配式试验模型设计 模型结构相似比分析 破坏装置设计与改进 结构再生试验方案设计 针对重复性破坏与再生试验的要求设计结构试验模型 3 2008年9月-2009年3月 试验模型制作 绘制图纸 委托工

文档评论(0)

sunhao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