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鸦片战争~至今)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2、交通工具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的第一架飞机,标志中 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航运、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之间的关系 ?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 图表分析法 问题探究 :? 只有新中国的建立和改革开放,才能实现交通工具 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 3、通讯工具的变迁 :? 19世纪70年代福建巡抚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 问题探究 发展历程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1840年夏,英国从海上发动了侵华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不论从战争的进程,还是从战争的结果,英国先进的交通工具都在极大地影响这个古老的国家。为此,中国抵抗派的代表林则徐提出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一股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了。进入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务派掀起了“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活动中,交通工具的革新首当其冲。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明确事物的发生、发展取决于内因、外因的相互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哲学道理。 发展历程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我国近代交通工具变化的历程。教材主要从江海航运业、铁路运输、公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这些变化。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发展历程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海上运输主要是以人力为动力的舟楫。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轮船凭借不平等条约给予的特权进入我国沿海沿江口岸,并垄断了中国江海的运输业。1872年(同治十一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晚清洋务派创办的第一个民用企业﹐也是中国第一家航运公司。1873年,招商局轮船“伊敦”号由上海首航香港,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同年,招商局开辟了至日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承担洋务军事工业运输,承揽漕粮﹐兼揽商货。 航运业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发展历程 随后,收购了财力雄厚的美资旗昌轮船公司,打破了外资洋行垄断中国航运的格局,开中国企业收购外商企业之先河,成为中国民族航运业的象征。1885年(光绪十一年)经盛宣怀改为官督商办﹐1909年(宣统元年)归邮传部管理。1930年由国民政府改为国营后﹐1932年归交通部﹐从此成为国民党四大家族官僚资本垄断中国航运的机构。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了较快的发展。 130多年来,招商局从未间断过在港口、码头、仓储、运输等领域的投资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独特优势,现代物流业已被确立为招商局的四大核心产业之一。今天的招商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长为一个实力雄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在交通基建及物流、金融、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发展历程 地产及相关产业领域内有着成熟的业务网络和市场经验,拥有总资产逾500亿港元。招商局总部位于香港,业务分布于香港、中国内地、东南亚等极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市场,被列为香港“四大中资企业”之一,在国际工商界有着广泛影响。但是进入9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铁路、公路和民航的发展,使航运业也呈现萎缩状态。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发展历程 林则徐在其主持编译的《四洲志》中、魏源在其编撰的《海国图志》中都介绍了当时外国的铁路、火车等科学技术信息。1874年英美两国商人合资开设了“吴淞道路公司”,买下了今河南路桥堍到吴淞一带的田地,在未获清政府批准的情况下,偷偷修起了铁路。两年后,一条全长14公里的窄轨铁路──淞沪铁路建成了。1876年7月3日,淞沪铁路的上海江湾段正式通车。不到一年,淞沪铁路乘客就已经超过了15万人次。但是由于遭到清政府的反对,不久这条铁路即被拆毁。 1878年,河北开滦煤矿开掘了第一口竖井。为了运输煤炭,清朝政府同意在唐山到胥各庄之间修建一条长10千米的铁路。这条铁路于1880年兴建,1881年通车。铁路建成后,一开始还用驴马来拖车, 铁路 “通具”变迁 学习案例 学思之窗 发展原因 教学目标 资料参考 材料分析 发展历程 后来才按照外国工程师的设计,拆用一台进口的机器上的锅炉,车轮和车身的钢材也是进口的,制成了一台取名为“中国火箭”的蒸汽机车,约可牵引100吨货物。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