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测(二)答案
* 1. D(本,推究本源,考查) 2. B(病:担忧) 3. B(第,只,仅仅) 4. D(A项“以为”古义应是“以之为”,“把......当作” 的意思,今义为认为的意思;B项“博学”指的是广博地学习,今义为知识多;C项“宣言”古义为扬言,今义指国家、政党、团体或领导人对重大问题公开表态以进行宣传号召的文告。) 5. C(A中“迟”是意动用法,认为……迟;B中“军”为名词用作动词,驻军;D中“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6. B(A 高,形作动,加高 C.少长,形作名,年轻的和年长的 D.齐 性作动,把……等同) 7. B(“因”常常考查对用作介词、连词时的各个义项的理解。例句的“因”作介词,“趁着、趁机”,B项与它的意义和用法相同。A项是连词,“于是、就”;C项是介词,“依靠、凭借”;D项是动词,“沿袭”。) 8. A(①③④⑤句中的“之”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②⑨句中的“之”作助词,的;⑥句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⑦⑧句中的“之”作代词。) 9.A 10.D(谥号有褒有贬) 11.D(穆赞替代崔衍管理宣州时, 从府库中拿出四十万贯钱代替百姓交税) 12.(1)(崔衍的)继母李氏不喜欢崔衍。崔伦从吐蕃回来,李氏穿着破旧的衣服来见崔伦。崔伦问她(这么穿的)原因,李氏说:“崔衍不供给我衣食”。 (2)当时裴延龄统管度支,正致力于聚敛赋税,于是私下对崔衍说:“以前的刺史没有揭露这件事的,您应该停止(揭露)。” 13、默写: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4)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5)(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变。 (6)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7)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14.A 解析:B将“……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和“深为广大消费者所欢迎”杂糅在一起,修改时,任删其一即可。 C暗换主语。“它的传播” 中的“它”指的是“中国皮影戏”而不是“中国皮影戏的艺术魅力”所以可以把“它”改成“中国皮影戏”。 D“阻碍……的进行”杂糅,去掉“的进行” 【参考译文】 崔衍,字著,是深州安平人。他的父亲叫崔伦。崔伦在宝应二年,以右庶子的身份出使吐蕃,吐蕃违背盟约,将崔伦扣留在吐蕃二年,把崔伦捉至泾州,逼迫他写信来约城中守将投降,崔伦不听从,又把崔伦囚禁在逻娑城(今西藏拉萨市),经历六年,崔伦始终不屈服,才允许他回国。 崔衍,天宝末年以明经科登第,调任富平尉。(崔衍的)继母李氏不喜欢崔衍。崔伦从吐蕃回来,李氏穿着破旧的衣服来见崔伦。崔伦问她(这么穿的)原因,李氏说“崔衍不供给我衣食”。崔伦大怒,召来崔衍,想要袒露他的后背鞭打他。崔衍哭了,却始终不自己陈述内情。崔伦的弟弟崔殷,闻讯后赶紧前来说:“崔衍每月的俸钱,都送到我嫂子那里了,还说什么崔衍不供给(她)衣食呢!”崔伦才明白(其中隐情)。从此崔伦就不听信李氏的诬陷之言了。崔衍调任清源县令,勉励老百姓耕田,让流亡的百姓归附,观察使马燧上表表彰他的才能,朝廷将他调任美原。崔伦去世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 崔衍每年都给李氏所生的儿子崔郃偿还数不清的债务, 所以崔衍官职做到江州刺史,而妻子儿女仅仅免受饥寒(衣食没有富余)。 后来(崔衍)历任苏、虢二州刺史。虢州地处陕、华二州之间,而赋税却(比其他两州)重了好几倍。崔衍向朝廷禀报赋税太重。当时裴延龄统管度支,正致力于聚敛赋税,于是私下对崔衍说:“以前的刺史没有揭露这件事的,您应该停止(揭露)。”崔衍不听,又上奏说:“我所治理的地区大多是山田,并且处在驿站传递的要道上,连年歉收,百姓全部流离失所。不减免租税,百姓会活不下去。臣看到近来诸郡议论民生,弊病在于官吏不为百姓向上陈述请求,不反映真实情况。不担忧陛下不忧民抚恤,而担心申请的不符合事实,不担心朝廷不怜恤宽恕。 陛下提拔臣去治理大郡,我怎能想要看到百姓困顿却犹豫观望不说呢?”唐德宗认为他词理中肯直率,于是特别下令度支给减轻赋税。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