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2年法硕础课模拟试卷1.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法硕础课模拟试卷1

2012年法硕基础课模拟试卷1 法硕模拟考试考场注意事项: 一、考生参加考试必须按时进入考场,按指定座位就坐。将有关身份证件(准考证、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以备查对。 二、闭卷考试,考生进入考场,不得携带任何书刊、笔记、报纸和通讯工具(如手机、寻呼机等),或有存储、编程、查询功能的电子用品(如已携带,必须存放在监考老师指定的地方)。考生只准带必需的文具,如钢笔、圆珠笔、铅笔、橡皮、绘图仪器或根据考试所需携带的用具。能否使用计算器,及开卷考试时允许携带的书籍及用具等由任课教师决定。 三、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入场,逾时以旷考论;因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考试者,必须事前请假,并经研究生部批准,否则作旷考论。考试开始30分钟后才准交卷出场。答卷时,不得中途离场后再行返回。如有特殊原因需离场者,必须经监考教师准许并陪同。答卷一经考生带出考场,即行作废。 四、考生拿到试卷后,应先用钢笔填写好试卷封面各项,特别是学号、姓名、学院名称、课程名称等,不到规定的开考时间,考生不得答题。 五、考试期间,考生应将写好的有答卷文字的一面朝下放置,考生必须按时交卷,交卷时应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整理好,等候监考老师收取,未经许可,不得将试卷、答卷纸和草稿纸带出场外。 六、考生在考场内必须保持安静。提前交卷的考生,应立即离开考场,不得在考场附近逗留。 七、考生答题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蓝、黑色)书写,字迹要工整、清楚。答案书写在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八、考生对试题内容有疑问的,不得向监考老师询问。但在试题分发错误或试卷字迹模糊时,可举手询问。 1--刑 法 学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Question:1, 在我国注册登记、悬挂我国国旗的一艘由新加坡人经营的远洋客轮停泊在英国利物浦港口时,船员甲(中国人)在甲板上散步时,被法国人乙开枪打死。我国对此案件( )。 A) 无管辖权,因为船舶停泊地为英国,应当由英国管辖 B) 有管辖权,因为被害人为中国人,依据是属人管辖原则 C) 无管辖权,因为侵害人为法国人,由法国当局管辖 D) 有管辖权,船舶乃我国延伸领土,依据是属地管辖原则 Question:2, 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 将盗窃罪对象的“公私财物”解释为“他人的财物”,属于缩小解释 B) 将《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出售假币罪中的“出售”解释为“购买和销售”,属于当然解释 C) 对随身携带枪支等国家禁止个人携带的器械以外的其他器械进行抢夺的,解释为以抢劫罪定罪,属于扩张解释 D) 将信用卡诈骗罪中的“信用卡”解释为“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属于类推解释 Question:3,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刑法的机能的是( ) A) 保障机能 B) 保护机能 C) 惩罚机能 D) 规范机能 Question:4, 甲嫌弃年逾八十、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乙,故意将乙一人留在家中,自己外出。甲一周后回家,乙已经饿死在床上。法院判决甲构成故意杀人罪,甲属于( )。 A) 纯正的不作为犯 B) 不纯正的不作为犯 C) 纯正的作为犯 D) 结果加重犯 Question:5, 叶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管制1年。关于管制,下列哪一说法是错误的?( ) A) 管制的1年刑期从判决执行之日起算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 C) 人民法院可以禁止叶某在执行期间从事特定活动 D) 如果叶某违反禁止令,公安机关可以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叶某进行处罚 Question:6, 下列做法中不违背罪刑法定原则要求的是( )。 A) 重法效力溯及既往 B) 法律规定不确定的刑罚 C) 适用行为后的轻法 D) 适用类推解释 Question:7, 关于刑法上的因果关系,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 A) 甲开枪射击乙,乙迅速躲闪,子弹击中乙身后的丙。甲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B) 甲追赶小偷乙,乙慌忙中撞上疾驶汽车身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C) 甲、乙没有意思联络,碰巧同时向丙开枪,且均打中了丙的心脏。甲、乙的行为与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D) 甲以杀人故意向乙的食物中投放了足以致死的毒药,但在该毒药起作用前,丙开枪杀死了乙。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 Question:8, 贾某(1936年4月1日出生)因儿子及儿媳十分不孝,且经常对其进行侮辱、责

文档评论(0)

nzs158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