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3年无机学B卷试题.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无机学B卷试题

一、填空题(共40分,每空1分) Cr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 (1) ,最高能级组中电子数为(2) ,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 (3) 周期第 (4) 族 2. 根据现代结构理论,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可用 (5) 来描述,它在习惯上被称为 (6) ;|φ|2表示(7) ,它的形象化表示是 (8) 。 3 NH3的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9) ,价层电子对构型为 (10) ,孤对电子对数为 (11) ,该分子几何构型为 (12) 。 4. 反应I2(g)2I(g)达平衡时,升高温度,平衡常数 (13) ,压缩气体时,I2(g)的解离度(14) ,恒容时充入N2, I2(g)的解离度(15) 。 5. Na2CO3和NaHCO3的稳定性较差的是 (16) 。 6. 碱性NH3(17) PH3,与过渡金属生成配合物的能力NH3(18) PH3,稀酸的氧化性HNO3(19) HNO2、。 2 mol·L-1 NH3·H2O(K=1.8×10-5 ) 溶液的pH为(20) ,将它与2mol·L-1HCl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21) ,若将NH3·H2O与4mol·L-1HCl等体积混合,则混合溶液的pH为(22) 。 Ni(NH3) 4 2+具有顺磁性,则它的几何构型为 (23) ;Ni(CN) 4 2-几何构型为 (24) ,具有(25) 磁性。 B、C、N、O四个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是(26)。 次磷酸是 (27) 元酸;过二硫酸是 (28) 元酸。 原子中的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 (29) 、 (30) 、 (31) 三原则。 H2O分子间存在的作用力有 () ,其中以 () 最强。CrCl2(NH3)4]Cl (34) 。。H+、OH-、SO3中,可作为酸的是 (38) 和(39)。 在Cr3+, Mn2+ , Fe3+, Co2+, Ni2+中,易溶于过量氨水的是(40)。(A) BaSO4 (B) CaCO3 (C) (D) (A) BaCO3 (B) H2O2 (C) (D) (A) ns2np3,, (B) ns2np4, (C) ns2np5, (D) ns2np6 21. 下列各组分子中,中心原子均发生sp3杂化且分子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 ) (A) CCl4、NH3; (B) H2O、CCl4; (C) CH4、H2S; (D) H2S、H2O 22. 可逆反应A+2B2C,已知某温度下正反应速率常数k(正)=1,逆反应速率常数k(逆)=0.5,则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是( ) (A)[A]=1 mol·dm-3, [B]=[C]=2 mol·dm-3; (B) [A]=2 mol·dm-3, [B]=[C]=1 mol·dm-3; (C) [A]=[C]=2 mol·dm-3, [B]=1 mol·dm-3; (D) [A]=[C]=1 mol·dm-3, [B]=2 mol·dm-3 23. 合成氨反应3H2(g)+N2(g)2NH3(g)在恒压下进行时,若向体系中引入氩气,则氨的产率( )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24.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磁性最强的是:( ) (A)O2 (B) O22ˉ (C)O2+ (D) O2ˉ 25. 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 (A) BeMgNa  (B) BeNaMg   (C) BeNaMg (D) NaBeMg(A) Zn2+ + 2e ˉ == Zn; (B) Cr3+ + e ˉ == Cr2+; (C) Cl2 + 2e ˉ ==2Clˉ; (D) MnO4ˉ + 8H+ +5e -==Mn2+ + 4H2O 27. 将0.1 mol·dm-3的下列溶液加水稀释1倍后,pH变化最小的是( ) (A) HNO3; (B) H2SO4; (C) HAc; (D) HCl 28. 下列变化为绝热过程的是( ) (A)体系温度不变; (B)体系不从环境吸收热量; (C) 体系内能保持不变; (D)体系与环境无热量交换 29. 下列物质中,能发生反应的一组是( ) (A)BaCl2 和HCl; (B) Na2SO3和I2; (C) Ag和HCl;(D)AlCl3和H2S 30. 不是共轭酸碱对的一组物质是( ) (A) NH3,NH2ˉ; (B) H2O,OHˉ; (C) NaOH, Na+; (D) H

文档评论(0)

nzs158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