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中考满分-古代文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惠州市中考满分-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第一章 先秦文学理论 一、诗言志说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尚书·尧典 》 诗言志:诗歌表现人内心的情志。 PS:在先秦, “志”主要指的是与政教相关的人生态度、理想抱负。 “诗言志”是中国历代诗论的开山纲领               ——朱自清《诗言志辩·序》 四、孔子文论 〔一〕兴观群怨说    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草木鸟兽之名。”  ——《论语·阳货》 【兴】“引譬连类”(孔安国) “托物兴辞”、“感发志意”(朱熹) 【观】 “观风俗之盛衰”(郑玄) “考见得失”(朱熹) 【群】“群居相切磋”(孔安国) “和而不流”(朱熹) 【怨】“怨刺上政”(孔安国) 〔二〕论质文关系 子曰:“辞达而已矣” (《论语·卫灵公》)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论语·八佾》) 〔三〕比德论之萌芽 子曰:“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 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 有似于山,故乐山。 ——朱熹 〔四〕中和之美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八佾》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 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   ——《论语·卫灵公》 文学者,民族精神之所寄也。凡一民族形成之时期,其哲人巨子之言论风采,往往影响于其民族精神,流风余韵,亘千百年。故于此时期中,能深求一带名哲之主张,于其民族文学之得失,思过半矣。此其人虽不必以文学批评家论,而其影响之大,往往过一般之批评家远甚。  ——朱东润《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 五、孟子文论 (一)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孟子·万章上》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 “说诗者”:解说《诗》的人。 “文”:文字。 “辞”:词句。 “意”:读者对作品的主观理解、感受。 “逆”:“回溯”、“追溯”、“迎求”。 “志”: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文,字也。辞,语也……言说诗之法,不可以一字而害一句之义,不可以一句而害设辞之志。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 ——朱熹 “以意逆志”:读者立足于作品的整体,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主观感受,通过想象、 体验、理解,去把握作者在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知人论世 孟子谓万章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下》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文德》 “不知古人之世,不可妄论古人之辞也。知其世矣,不知古人之身处,亦不可遽论其文也。” “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之关系 不论其世,欲知其人,不得也。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得也……故论世知人而后逆志之说可用之。 ——清·顾镇《以意逆志说》 先“知人论世”,然后“以意逆志” (三)“知言养气”说 “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 ——《孟子·公孙丑上》 知言 ——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 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

文档评论(0)

lwv0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