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通通风安全技术措施.doc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度通通风安全技术措施

大 河 边 煤 矿 二 O O 九 年 度 防 灭 火 2 大河边煤矿综合防治自燃煤层 12 井下火灾防治预案 20 预防火灾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及 22 局部通风机计划性停电停风安全技术措施 25 防范煤尘安全事故发生的措施 26 水矿城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河边煤矿 大 河 边 煤 矿 二 O O 九 年 度 防 灭 火 安 全 措 施 大 河 边 煤 矿 二〇〇九年元月一日 大河边煤矿二OO九年度防灭火安全措施 大河边煤矿的煤层具有自燃发火的倾向性,其中34#煤层为自燃发火等级为2级,2007年6月已放弃开采。1#煤层、7#煤层、11#煤层、13#煤层为不易自燃发火煤层。发火危险等级为三级。自燃发火期为9个月。 大河边煤矿的上、中、下煤组均具有煤尘爆炸危险性。1#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6.47-73.37%、7#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3.00-53.32%、11#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3.99-52.24%、13#煤尘爆炸性指数为38.53-46.12%、34#煤尘爆炸性指数为45.50-86.47%。 一、为加强防灭火管理,杜绝瓦斯、煤尘事故的发生。矿成立“防灭火”领导小组: 组 长: 矿 长 副组长: 总工程师 、副矿长(生产)、驻矿安全监察处处长、 驻矿安监处主任工程师、副总工程师(通风)、 副总工程师(采煤)、副总工程师(掘进)、副总工程师(机电) 成 员: 技术科长、机运科长、安检科长、矿调度主任、通风区区长、采煤区区长、掘进区区长、开拓区区长、巷修区区长、运转区区长、准备区区长、机电区区长、综合区区长 二、煤层高温自燃发火点的分布规律 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所有的自燃发火点和高温点无一例外的都在采煤工作面的“两巷一线”(即回风巷、运输巷和停采线)上。因此,确认这就是大河边煤矿自燃发火的分布规律。在这三条线的内侧10m左右范围内,形成一个“U”型易燃带。在这三条线上,自燃发火的基本要素同时存在,故而形成易燃带。但根据不同的情况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工作面的停采线容易自燃。在一个区段内,当一分层回采结束形成了停采线后,以下的各分层在回采过程中,停采线则是风压差(18~26m3/min)最大的漏风通道,而且又有良好的漏风孔隙。 2、有假顶的材料道和溜子道顶板周围容易自燃。13#煤层上下分层巷道假顶上的裂隙与其分层巷道本身,形成了有漏风联系的复杂并联风路。岩石空隙内的漏风流速Vn与相对应的流速半径Rn 成反比。根据我矿的具体情况r=1.5~3.0m的范围圈,为易自燃的供氧和积热风速圈。 3、内、外错的分层巷道容易自燃。分层巷内错,形成易燃隅角带;分层巷外错造成采空区内冒落的全为破碎煤炭,都是引起自燃的良好场所。 4、断层煤柱的边缘容易自燃。主要是煤质破碎、松软、氧的吸附能力强,因此,断层煤柱的边缘极易自燃。 5.风门构筑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⑴、每组风门不得少于两道。 ⑵、通车风门间距不得少于一列车长度。 ⑶、行人风门间距不得小于5m。从而避免造成风流短路,引起采空区自燃、引起矿井风压的急剧波动,对采空区形成间歇供氧;避免“负压喘息”或“负压撞击”的显现和加剧。 三、综合治理自燃发火的技术措施 根据以上自燃的分布规律和原因,将防治火的注意力集中在“两巷一线”上。防治自燃发火的对策是:采取综合技术措施,破坏漏风氧化条件,主要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1、改革巷道布置,必须满足防治火的要求。在设计、开拓、开采和生产技术管理中先把通风、防治火灾作为主要内容,予以高度重视,必须优先满足防灭火的要求。并坚持和注意以下事宜: +1317水平大巷(包括总回风巷)、采区上(下)山、区段集中运输巷(回风巷)全部布置在底板玄武岩层中; +1376水平、+1317水平的区段进回风巷全部收为直线平行切割;上下分层垂直重叠布置,沿空送巷。这样做除了有利于采区运输、采煤机械化、采场接续、集中化生产、矿压、积水等之外。还有以下优点: ⑴煤炭资源回收率高,有利于原煤开采,减少了自燃的隐患; ⑵采场几何形状简单、规则,不但减低了通风阻力,同时准确判断高温,发火点的位置和范围,并有利于防止自燃的目的, ⑶有利于自燃的预防和处理。 2、+1317水平集中岩巷的布置方式为“U”型布置,消除了盲巷无风作业区,使岩巷构成了连通管,方便了调压的灵活应用,同时减少了“负压喘息”作用; 将联络巷布置在工作面内侧。使联络巷避开了采场的两端支撑压力区,消灭了高顶氧化聚热发火点,消灭了对相邻区段煤体的破坏作用。 13#(C407上下)分层巷道严格按要求重叠布置,消除内、外错所带来的隐患。 13#(C407上下)分层巷道施工时,坚持“一次掘透的原则,防止中途停止造成盲巷。 3、井下各采掘工作面施工前

文档评论(0)

oryou66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