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第一讲分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前提示 熟读经典多临证,问道明师有悟性 ——这是中医临床家成才的基本条件。 历史上和当代的著名临床家,没有一个不精通中医经典的,在中医经典中,对临床家的成才,对提高治疗疑难重症的水平,学习、研究和应用《伤寒论》尤其重要。 中医临床家的成才条件和 学习《伤寒论》的方法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1-09 学什么 一、学习理法方药的基本知识 二、学习辨证鉴别的思维方法 三、学习灵活用方的思路 四、学习组方遣药的思路 怎么学 一、常读诵 记胸中 二、训词句 明本义 三、访明师 多思考 四、勤临床 深体会 五、读注家 增智慧 一、常读诵 记胸中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临到用时,信手拈来。 陈慎吾老师每天背《伤寒论》一遍。 刘渡舟教授治病,常用原文对号入座。 方药中老师读《内经》,倒背如流。 台湾张步桃医师过目不忘,胸中自有名著百卷。 二、训词句 明本义 1、训释字词,当用古代工具书 煎 熬 煎——凡有汁而干谓之煎。 熬——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谓之焙,秦晋之间或谓之焣(炒)。 (西汉·杨雄《方言》) 胃,围也。围受食物也。 肠,畅也。通畅胃气,去滓秽也。 脾,裨也。在胃下,裨助胃气主化谷也 (东汉·刘熙《释名》) 婢女,女佣,帮助主人料理生活。 裨将,即副将,协助主将作战 蜀语“三个裨将,赛过诸葛亮”。误传为“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舍不得鞋子套不住狼”,误传为“舍不带孩子套不住狼”。 《说文解字》 《六书通》 《金文编》 《释名》:心纤也。所识纤微,无物不贯也 孟子:心之官则思。 正心、养心、静心、洗心、明心、调心 常用工具书 ①西汉·杨雄《方言》——清·钱绎撰集《方言笺疏》 ②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③东汉·刘熙《释名》——清·王先谦撰集《释名疏证补》 ④清·郝懿行《尔雅义疏》 ⑤魏·张揖《广雅》——清·王念孙撰《广雅疏证》 ⑥清·阮元编《经籍簒诂》 ⑦十三经注疏(十三部儒家经典注疏本的合刊本) 2、释医理,要融会贯通,联系实际 【例1】柴胡桂枝汤适应症 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101条: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 柴胡桂枝汤治疗疑难症的应用 治疗外感、太阳、少阳、太阴同病。 治疗肝病伴有关节痛。 治疗痹症伴有肝气郁结。 治疗神经症,无器质性病变的身痛症。 治疗精神抑郁症、焦虑症、惊恐发作、双向情感障碍等。 治疗脂膜炎。 治疗不安腿综合症(不宁腿综合症) 【例2】大柴胡汤适应症 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 不可攻之。 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死,利止者愈。 少阳病原本有喜呕和心下支结。呕多是喜呕的加重;心下急、心中痞硬、心下满痛是心下支结的发展。病位没有离开少阳,是少阳郁热伤津化燥,邪热和胆腑精汁相结的热实证。 321条:少阴病,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承气汤。 《说文解字》:厕,清也。 《释名》: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 “清”此意后作“圊” 清便欲自可——排的大便持续正常。 清血——便血。 清脓血——便脓血。 清谷——泻下不消化的食物。 清水——泻下水样便。 《可下病篇》: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可下之,宜大柴胡、大承气汤。 大柴胡汤治疗疑难重症 ①胆囊炎、胆结石:加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郁金、元明粉,治胆石症急性发作。 ②胰腺炎:天津南开医院清胰汤:柴胡黄芩 白芍 大黄 黄连 木香 元胡 芒硝 ③其它如加茵陈等治急性肝炎。加冬瓜子、桃仁等治急性阑尾炎:还可用于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不可用);流感、肺炎、高血压、急性胃炎、肋间神经痛、神经系统病、热厥里热已经成实者,皆是本方的扩大应用。 三、访明师 多思考 在读经典的基础上,访师和思考。 1、关于辨证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思考 【例1】 邪热壅肺证 63条: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62条: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病位:喘为邪气在肺,肺失宣降。 病性:汗出为里热逼迫津液外越。属邪热壅肺。 临床表现:发热、咳吐黄痰,甚至铁锈色痰。喘促胸闷,鼻翼煽动,心烦口渴,尿赤便干,舌红苔黄,脉滑而数。 治法用方:清热宣肺平喘,麻杏石甘汤加减 【例2】阳衰烦躁证 61条: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用不呕除外少阳病胆热扰心的心烦。 用不渴除外阳明病胃热上扰心神的

文档评论(0)

tt4356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