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 .doc

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 .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

持续竞争优势: 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 邹 国 庆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 长春 130012 ) 摘要:从企业能力的经济特性看,企业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不可仿制性使其能够获得竞争优势,但具备这些条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保持其竞争优势。只有在企业和外部环境相互依存、融合互动的过程中,寻求培育既有能力及构建动态能力之间的平衡,才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关键词: 竞争优势 持续竞争优势 核心能力 动态能力 中图分类号: 文献识别码: 文章编号: 一、核心能力悖论 关于企业如何赢得持续的竞争优势的问题,国外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继80年代早期的经验实证(罗曼尔特1982,1987)对建立在SCP(结构——行为——绩效)基础上的市场结构及产业位势决定论(波特. 1980 )质疑后,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内部,产生了以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的理论派系--企业能力理论。该理论体系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沃纳非尔特.1984)、“企业动力能力论”〔提斯. 1990〕、“企业知识基础论”(德姆塞茨.1988)、“核心能力论”(福斯.1993)、“企业能力基础竞争论”(哈默、哈尼1994),“能力层级论”(曼斯诺尔 1998)。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企业资源基础论及核心能力论,认为企业在获取和配置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决定了其获得高额经济回报的率的可能(奥利沃 1998)。它与产业分析模式及波特战略管理领域分析截然不同:认为企业内部能力与资源的价值性、异质性、不可仿制性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关键性概念。如果企业无法有效仿制或复制出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具有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永远持续下去。因此, 企业持续竞争优势只存在于均衡中(里普曼和罗曼尔特,1982)。脱离均衡理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均衡被定义为仿制的缺乏。假设企业能力理论的一个中心目标是通过稀缺性、不可仿制性、不可替代性等概念,以资源和能力等来揭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巴尼,1991;彼得夫,1993),那么非常明显,企业能力理论结构的诸多重要方面都固定地建立在均衡分析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然而,令人困惑的是,成功企业经常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为了赢得优势,应该不断加强现有能力,因为卓越能力可以为企业创造一个具有特质性、具有差别化的难以仿制的优势集合 (沃纳非尔特,1984;巴尼,1991)。另—方面,同时也存在这样的事实:企业竭尽全力去挖掘和利用企业现在资源和能力,竞争对手的行动、环境的变幻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企业精心培育和构筑起来的卓越能力隔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特斯曼、安德森,1986)。换句话说,充分挖掘和利用今天的竞争优势可能使得企业会以失去明天的竞争优势为代价。即核心能力管理中的悖论——核心能力同时也可能是是核心刚度, 在稳定的外部环境下核心能力被认为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不确定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它易形成惰性反而是企业丧失优势的因素。既有知识和能力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也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因素,而对新知识和能力连续的过分的投资又可能丧失能力。毫无疑问,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关键性因素,但企业能力理论过分强调和推崇企业的内在性,也就是说,过多地关注了企业内部资源状况而忽略了决定资源与能力价值的市场状况(普瑞尔 2001)。随着企业面临的环境变化速率的加快,环境不确定性的增加,过于关注企业内部,忽略了衡量、确认其能力的市场环境,发展能力的同时必然带来能力的惰性、刚性,反而造成其对市场的不适应性。 企业能力理论认为:企业内部能力、资源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原因,即企业内部能力决定论,它隐含着这样假设:在理性决策下,企业资源能力会完全按照市场的需要而积聚和发展,企业能力可以完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由此推知: 企业的能力无限,拥有解决问题的全部知识。决策者完全理性,即可准确地预测所有经济变量未来的变数,所获取的信息充分,能得到各种生产要素的信息准确、即时。 实际上,现实决策问题的复杂性意味着企业根本不能对全部可想象选择进行功能最大化处理。企业只能运用简单的决策规则和程序来指导自己的行为。由于企业中个人的认知局限及信息、能力的约束,所以企业使用的决策规则在反映总体谋划的结果方面不可能达到最佳(纳尔森和温特,1982)。 以有限理性取代完全理性隐含着对最优概念的否定,因为受有限理性制约人们将无法确知什么是利润最大化和最优决策,我们由此把企业能力的形成过程与其决策依赖性联系起来,在任何一个时点上,企业都会拥有基于先前资源配置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