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公共财政管理体制创新与文化产业发展
——以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为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把社会主义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框架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专门阐述、部署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战略,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文化改革发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这是十八大报告在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基础上对文化建设树立的新高度。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文化的本质、属性、功能的全面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挥文化的作用做出高屋建瓴的理论引导。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对文化作用四个方面的阐述,包含了文化的精神属性、社会属性和产业属性,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的全面发展、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等文化建设工作,是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总结。
可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是我国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重要任务。本文拟从公共财政的角度,分析公共财政与文化产业之间的关系,剖析文化产业发展的困境,提出促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政策建议,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尽绵薄之力。
公共财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公共财政(Public Finance)是指国家(政府)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分配活动或经济行为。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并以此构建政府的财政收支体系。这种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构建的政府收支活动模式或财政运行机制模式,在理论上被称为“公共财政”。
在公共财政与文化产业的关系问题上,有些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具有商业化,盈利化等特征,应该由市场机制去解决,即亚当.斯密所说的那只“看不见的手”会自行调配,无需政府干预。也就是说,文化产业发展不需要政府过多的支持与插手。比如,在美国,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很少,在文化产业领域基本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但另外一些学者则持相反的观点,认为文化市场虽有市场性的特征,但也有公共性的特征,某些程度上讲是准公共物品,具备一定的公共性、福利性。因此,政府一定要对文化产业采取扶持政策。比如,法国、韩国等,不仅对整体文化建设重金投入,而且也非常重视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与扶持。
我认为,我国是一个历来重视文化公共性的国家,文化产业所生产和提供的文化产品与服务同样具有公共性特征;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在中国当代语境下其实是似二而一的混合整体,对文化发展的财政支持应当有大文化的经济视野,应当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高度,完善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扶持机制与管理模式。
实际上,文化产业的发展对公共财政的壮大与充实也有很大的作用。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文化产业将成为我国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将成为拉动GDP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不断上升。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1万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5.8%,占GDP的比重达到2.75%。可见,公共财政与文化产业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肃南县公共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肃南县立足民族文化资源优势,通过大力实施裕固族文化品牌带动和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使全县文化产业走上了从零散到集中、从无序到规范、从弱小到壮大的健康发展之路,初步形成了以祁连玉石开发、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制作、民族歌舞表演及广播影视、文化娱乐、文化旅游、特色节会等多业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2013年,全县文化产业法人企业数达57家,法人企业从业人数达882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0.6亿元,增幅达52%,占GDP比重达到2.25%。
(一)完善政策措施,健全产业发展的保障机制。肃南县将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总体规划,在加快推进旅游文化特色县建设步伐,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发展市场的基础上,认真研究该县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相继制定了《关于加快民族文化特色县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非公有制(小微企业)跨越发展的实施意见》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D101-1~4 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终端和接头.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黑吉辽蒙卷) 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干式系统的工作原理.ppt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英国文学史17th--Century-English---Literature4.ppt VIP
- 子宫颈癌筛查规范(2025年)解读课件PPT.pptx
- word模板:简约企业新闻报刊报纸排版设计word模板.docx VIP
- 露天矿开采(共117张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教学课件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Thinking.ppt VIP
-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