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曼滤波对混合动力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动态估测.doc

卡尔曼滤波对混合动力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动态估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卡尔曼滤波对混合动力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动态估测

卡尔曼滤波对混合动力车蓄电池剩余容量的动态估测 华宏懿 廖泉 (北方工业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电动车控制技术实验室 北京 100041) 摘要:简要分析提高蓄电池剩余容量(soc)的估测精度的诸多困难.蓄电池的内阻、温度对充放电效率、电化学极化,这一系列非线性特性都会对电池剩余容量的估测产生误差.通过大量实验数据,找出上述非线性规律,设定一个准确科学的蓄电池模型.给出状态转移矩阵,利用卡尔曼滤波估计的递推收敛特性,在样本采样足够多的情况下,可以及时校正电池剩余容量的估测.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电池剩余容量(SOC);混合动力车(HEV);蓄电池;电化学极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城市中,机动车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而HEV正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它的主要能源依然是化石燃料,是以蓄电池能量为辅助动力驱动机动车加速行驶,并在刹车、电动机怠速运转状态回收能量.HEV即可以解决了燃料燃烧不充分带来的污染问题,也可以起到了一定的节能作用. 在目前阶段,HEV使用的蓄电池是其发展的一个主要瓶颈.蓄电池的比能量、比功率都与化石燃料有巨大的差异,更主要的是蓄电池的成本和使用寿命还不十分理想,尚不能达到消费者心理承受底限.如何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电池管理系统对SOC的准确判断至关重要.就蓄电池而言,其开路电压在稳定状态下,可以通过开路电压法准确找到电池SOC.但是蓄电池一旦处于工作状态,不同的充放电电流和充放电时间都会引起不同的电池极化现象,而且电池极化现象的消逝速度非常缓慢且与时间不成正比.在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下,电池的内阻会显现出来,虽然内阻一般都很小(毫欧级).并且在20%<SOC<80%范围内,内阻变化非常小.如果SOC超出此范围,内阻迅速增大.而且当电池组中内阻差异较大时候,会损坏蓄电池的化学特性,降低使用寿命.因此我们需要在20%<soc<80%范围内准确估测,使蓄电池尽量在这个范围内工作. 温度与蓄电池的内阻也有一定关系,可以通过通风措施控制电池的环境温度,降低温度对内阻的影响.蓄电池SOC估测普遍是以安时法为主要方法,既电流I对时间t的积分SOC=∫I(t)dt.这个公式是个理想公式:首先,计算机采样电流是用离散的方法累计求和,虽然具有很好的滤波效果但无法快速跟踪时变电流,不能完全达到积分作用而产生累计误差;第二,充放电效率无法准确确定.目前得到广泛接受的Peukert经验公式:.I—放电电流;t—放电时间(单位h);n—Peukert常数.不同的蓄电池具有不同的Peukert常数,我们研究的蓄电池主要是MH/ Ni电池, 它的n≈1.09(MH/ Ni 电池具 有比能量高,充放电寿命长,以及全封闭,免维护的特点,随着生产技术的提高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在HEV中已经得到广泛的的应用.); 第三,充放电效率还与电池内部温度有关.在一般情况下,电池环境常温有利于电池能量的吸收,效率比低温充电要高一些.而在低温情况下大电流充电由于电池内阻的产生热量反而有利于高效率的充电.因此,电池环境温度对充电效率的影响非常复杂,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一概而论的给电流折合一个充电效率系数,势必对电流积分又带来一个误差源.综上等等原因,安时法在初始SOC准确的情况下,短期内估测soc效果非常好.但是长时间的累计误差就会使SOC估测误差增大,不利于蓄电池的维护。 图1 不同电流充电电池内部温升示意图 在静态情况下,根据电池的开路电压准确判断SOC初始值,结合安时法可以有效控制SOC估测的精度范围.如何在动态情况下有效跟踪蓄电池的SOC变化,跟进一步提高SOC的估测精度,需要我们准确了解蓄电池充放电时刻的特性.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其端电压会发生巨大变化.一方面是由于电池内阻和负载电阻分压所致,另一方面就是由于电池的极化现象.我们以MH/Ni电池充电实验为例.正极化学反应: Ni(OH)2+OHˉ→NiOOH+H2O+eˉ 负极化学反应:,充电时正负极的离子浓度发生梯度变化,且不可能瞬时均匀扩散,因此产生极化电压.它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以及充电时间有关.充电开始,电极离子浓度梯度较大,极化电压的极化特征明显.随着极化电压的不断升高,电解液内的离子扩散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逐渐弱化了电池的极化速度,直到电极附近电化学反应新增离子和物理扩散离子的速度一致,就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极化电压.而且,直到充电结束极化电压只是缓慢消逝.蓄电池静置半小时蓄电池开路电压可以基本接近当前SOC的相应电压.极化电压的完全消逝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并伴随有自放电现象。根据我们的实验观察,发现在长时间充电条件下(无放电过程),电池的极化电压累计到一个稳定值后,即使继续充电,电池的端电压几乎只虽时间的变化等幅增长,即

文档评论(0)

kais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