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石油气典型事故程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篇 生产装置事故 (一) 塔组部分 1.停车中违章排液 遇明火爆炸 一九六六年五月二十四日六时,大连石油七厂热裂化车间开始停车,进行装置大检修。在扫线过程中,车间决定用 稳定塔液态烃的压力把分气槽和碱洗罐及管线中的汽油,压送到装置附近的汽油罐中(稳定塔压力4公斤/厘米2)。压完以后,碱洗罐和分气槽内仍残存大量的液态烃。 十七时三十分,操作员开始往下水道中排放液态烃。大量的液态烃在下水道内不断气化,并从分气槽、泵房、仪表室附近冒出,顺地面逐渐向仪表室内和加热炉区扩散。二十一时五十分左右,扩散到炉区的液化气与空气混合已构成爆炸性混合气,当时正好遇到了烧焦13#加热炉的明火,引起地面瓦斯闪爆。瞬时,整个炉区、仪表室、泵房、分气槽着火。正在仪表室工作的三名同志被严重烧伤,经抢救无效而死亡。事故损失达102.7万元。 这次着火因为是在停车中,大部分设备和容器中的油已退出装置,因而闪爆后,设备及管线没有被破坏。只是扩散出的液化气爆燃,造成一些可燃物着火,只用四十分钟就将火扑灭。在扑救中有三人轻伤。 这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有章不循,违反了防火防爆规定,未采取密闭式排放而是随意往下水道排放液态烃。其次,车间领导不坚持执行规章制度。工人违章操作时,车间干部就在现场,并没有制止。另外,有关领导把上一次停车时用液态烃顶线,侥幸没有发生事故,错误地当成了经验。这次停车中,又一次擅自决定用液态烃顶送分气槽和碱洗罐内的汽油。 2.车间办公楼爆炸 一九七五年八月十一日二时四分,兰州化学工业公司砂子炉车间办公楼爆炸,造成两人死亡、七人轻伤的重大恶性爆炸事故。事故经过:一九七五年二月,为进行乙烯浓度自动分析,将一台“1130”工业色谱仪安装在车间办公楼二楼的一间办公室中,并从乙烯塔(D—207)第六十层塔盘抽出乙烯气接入室内仪器上,接头采用塑料管。八月九日,车间经过大检修后投油开车。在开车过程中,八月十日晚二十二时,车间化验室一台一氧化碳分析仪发生散障,分析工找来工段长。工段长与分析班长一起修好仪器,还进行了几次分析操作。十一日凌晨二时,二人去办公楼工业色谱仪工作间,办公楼发生一声巨响,随即起火。办公楼二楼七个房间、一楼三个房间倒塌。工段长及分析工两人被压在废墟中死亡。 这次爆炸是由于装置开车后乙烯塔出现超压,压力达8.33公斤/厘米2(正常为4.3公斤/厘米2),乙烯塔接到办公楼的乙烯管线上的阀门又关不严(经测定每分钟漏6-7升),漏气憋压将塑料管接头冲开扩散于室内,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当两人进门打开日光灯(非防爆型灯具及开关)产生火花引起爆炸。此次事故除死亡二人外,还有七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7万余元。 3.转油线烧焦 引起瓦斯爆炸 一九七六年九月十日十七时五分,抚顺石油二厂南焦化装置停车检修。班长赵x x与工人曹x x在塔-1入口一段转油线进行管内壁烧焦。该转油线长约五米,西端与塔底盖连接法兰被拆开,塔底盖南移约半米,管口与塔底口相对;东端与阀门连接法兰也拆开。烧焦用的瓦斯来自厂系统高压瓦斯管网。使用高压胶管,前端接一段钢管当火嘴,点燃后插入转油线,并另电一根风带供风。他们先从转油线东端烧起,但燃烧不好。经检查,发现瓦斯太冲,决定关小瓦斯,移到管西端去烧。在赵的指挥下,曹将火嘴来回捅了几下。突然发生瓦斯爆炸,曹的衣服被烧着。当时,他从七米平台顺楼梯跑到地面,造成全身烧伤96%,为Ⅱ、Ⅲ度烧伤,烧伤面积达70%,住院二十七天后,抢救无效而死亡。 事故原因:开始在东端烧焦时,因瓦斯量大,一部分剩余瓦斯和烧焦时裂解出的部分瓦斯与烟气一起从管西端串入塔内。因塔顶盖未打开,塔内瓦斯不能从塔顶排出,而在塔内积聚,达到爆炸极限。当火嘴从管西端插入时,引起管内瓦斯爆炸,火焰冲入塔内,又使塔内瓦斯引起爆炸。 这次事故的教训,一是瓦斯爆炸起火后烧着的曹x x,没有采取就地灭火措施,而是从七米多高的平台上向地面跑动,风助火燃,衣服几乎全部烧着,故造成大面积严重烧伤。二是烧焦管与塔未采取完全切断措施,仅把法兰移开,而管口与塔口仍是相通的。同时,检修中塔顶人孔盖也未打开,聚积了瓦斯。 4.消防车误入可爆区 引起爆炸火灾 一九七八年七月六日二十时二十五分,上海合成橡胶厂碳四车间乙腈工段丁二烯精馏系统脱轻塔(脱水塔)再沸器内,由于丁二烯端基聚合物的白聚膨胀,胀开再沸罪底部手孔盲板,造成大量跑液。装盘周围是白茫茫的一片丁二烯可爆气体。当操作员报警后,高桥消防队两辆消防车急驶进厂。其中,第二辆消防车驶进了丁二烯白色烟雾漫延的扩散区。二十时四十二分左右,突然发生“轰、轰”两声巨响,火光冲天,碳四装置一片火海。大火在市、厂消防战士,厂内外职工的共同努力下,于二十一时三十分全部扑灭。在大火中,共有二十三名灭火群众遭受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一名消防战士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烧毁消防

文档评论(0)

贪玩蓝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