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歌仙刘三姐的形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歌仙刘三姐的形象.doc

论歌仙刘三姐的形象   摘要:刘三姐的传说,是我国南部著名民间故事之一,它早在南宋王象之的《舆地纪胜》便有提及,明清的地方史志和私人著作亦有或详或略的记载,在近现代,广西、广东、香港、江西、湖南、贵州、云南等地的壮、瑶、苗、汉、侗诸民族中均有流传。关于她的形象,在文字记载和民间传说里往往有几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本文以当代作家王小波的文学作品《歌仙》与民间传说相比较,去分析刘三姐作为不同形象不同阶级时所进行的斗争,发掘文学作品《歌仙》与民间传说中歌仙刘三姐形象的异同。   关键词:刘三姐;歌仙;人物形象;美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04-91-2   一、文学作品《歌仙》   一直以来,不少文人学士为刘三姐著书立传,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她已经与屈原、李白、杜甫具有同等的影响,同等的地位。   一向具有开放眼光与心态的当代作家王小波,对广为传颂的刘三姐这一歌仙形象做出了不同的诠释,用撕裂美的方式,回归美的本质,为我们诠释了另一种美。使我们颠覆了传统文学作品中对于传说人物高、大、全形象的描写,让世人用另一种态度与眼光去看去分析传统中完美无瑕的歌仙刘三姐,回归自然的、本真的人性。   (一)人物形象   刘三姐的歌声像传说中一样美妙:“如丝如缕、若有若无、奇妙异常的歌声。这不像人的歌喉发出的,也听不出歌词,但好像是有歌词,又好像是有人唱。”虽然具有响亮圆润的歌喉,但是王小波笔下的三姐长得可怕万分:“远远看去,她的身形粗笨得像个乌龟立了起来,等你一走近,就发现她的脸皮黑里透紫,眼角朝下搭拉着,露着血红的结膜。脸很圆,头很大,脸皮打着皱,像个干了一半的大西瓜。嘴很大,嘴唇很厚。最后,我就是铁石心肠,也不忍在这一副肖像上再添上这么一笔:不过添不添也无所谓了,她的额头正中,因为溃烂凹下去一大块,大小和形状都像一只立着的眼睛。尽管三姐爱干净,一天要用冷开水洗上十来次,但那里总是有残留的黄脓。”   这些还不够惨,随着三姐越长越大,她渐渐地发现连她身边最亲近的人:她的父母、大姐、二姐甚至小弟也开始越来越疏远她嫌弃她了。   (二)刘三姐的斗争   她才十八岁。这样花季的年龄,这样被摧残的容貌,刘三姐可谓从一出生,就注定了有一天要被社会、甚至被自己的家庭所边缘化。对于那个女性本来就是弱者的时代,这个丑女人也许是弱者中的弱者了。   但是丑女人也向往爱情,七夕的对歌三姐期待已久,只等夜幕降临了。在黑咕隆咚的山上,三姐唱了一曲又一曲,美妙的歌声引得对面唱起了求婚之歌,然而跟三姐料想的一样,揭开面纱后那些小伙子们无一不是四散而逃。三姐的心好酸,但是三姐不认命,她要天天歌唱,她相信一定会有人欣赏她的歌声而不是只看重容貌。   她脱离了父母兄弟,来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想要试图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可事实又一次击垮了她,当人们不知道她的相貌是美是丑时,路上足足聚集了四百多人,可以把她家的土楼围得水泄不通,从半夜到天明。可是当她亮出那副尊容时,就连驴子都吓跑了。   三姐从一出生就开始斗争,小说不是把她作为传说中的勤恳的劳动妇女的形象,而是作为一个在与社会、与家庭、与自己的斗争中生活的女子的形象来定位的。而归根到底,她是在与整个社会的审美观作斗争。   从七夕的求婚对歌,到土楼旁围观的人们,无一不是听到优美的歌声,进而联想到三姐一定有天仙般的容貌。三姐定会想:容貌有这么重要吗?直到她遇到阿牛哥,一点一点地爱上阿牛哥,阿牛哥说不介意她的容貌,无论美丑,无论她长成什么样子,都爱她,愿意娶她。三姐相信了。再后来,阿牛哥疯了。   阿牛哥怎么会疯呢?王小波运用极度生冷的批判,将这样一个善良的刘三姐丑化成如此不堪,而她又要与现实作斗争,恰恰是这种拉锯下产生了一种异样的美。我想,他是在借刘三姐,把这种美放大。是早早看穿了人性深处的卑微与无奈,吐露出来的心声。他为了成全善良,只好把善良当众撕毁。   王小波那些冷冽锋利又灿烂如刀锋的文字意象,和传统文学路子里走出来的宽厚、醇和、温良确是南辕北辙,很能给人以刺激和触动。他剖析批判中国人、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传统观念的世界,仿佛有点像尼采的“超人哲学”――以极致的形象塑造和情节想象刺激国人反思本土文化。   这篇小说里的刘三姐,显然不能与广西本地传说中那位歌仙等量齐观,作者就是要通过各种烘托手法,把人们内化于记忆和情感中那个熟悉的形象彻底陌生化和符号化为那么个具有哲学意义的“多余人”,甚至以群氓的狭隘猥琐极力反衬这“多余人”本质的美好。西方文学塑造的“多余人”一般为男性,而王小波偏要制造个女性,还要利用南方地区男女对歌的社会习俗制造她在这世界更深的挫败,似乎在说:女性作为“天生的弱者”,总是沉沦于各种情感,而人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anpei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