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州区川明参发的思考.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巴州区川明参发的思考

药食两用作物——川明参 巴中市巴州区农业局 陈廷玺 川明参在巴州区习惯称沙参,又名土人参,伞形科草本植物,疗效与保健功能与野生人参相似,是秦岭--大巴山南麓特有的气候条件下多年生的绿色植物,既是大宗中药材,又是高级营养保健品,曾是古代宫廷御用贡品,具有安胃养胃、润肠解毒,清利肺热,益肝明目,强筋补血气之功效,其药用价值古代药典《本草纲目》都有记载。据《巴中县志》记载,由野生变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1916年《巴中县志语译》记载:“渔溪素有川明参,业已成庄,是出户的大宗”。因此,把川明参作为特色产品大力发展,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渠道,是提高巴州区农产品知名度的有效措施。 1 发展成效 近年来,巴州区高度重视川明参发展,把川明参作为全区特色产品,作为绿色经济的重头戏来抓,成立了川明参产业化发展领导小组,区政府专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川明参产业化经营的通知》,对基地建设、产品开发、企业培育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特别对川明参产业化经营的龙头企业,给予了大力扶持和保护,为川明参产业发展、壮大创造了优良的环境。 1.1 分布区域较广。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种植历史悠久。野生川明参在巴州区大多数乡镇零星分布,面积100 hm2。野生川明参主要生长在光照较少的灌木丛中,任其自由生长,基本没有开发利用。栽培川明参主要是渔溪、三河场、花丛、九镇等乡镇,面积533.3 hm2。 1.2 面积逐年扩大。建国前,巴州区川明参已在渔溪、三汇、义兴、花丛、柳林等地种植。建国后,把川明参作为主要中药材产品来抓,1955年全县成片种植9.2 hm2,产量4.83万kg,1958年扩大到17.2 hm2,产量达到7万kg。后来几年面积减少,产量仅在2万kg。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川明参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到2007年,川明参达到533.3 hm2,产量350万kg,产值5000余万元。 1.3 特色较为突出。巴州川明参,主产渔溪,通常称为渔溪川明参,属地方特产,经过三百余年栽培,是迄今为止很优良的川明参品种。经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及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化验,巴州区川明参内含18种氨基酸、糖、钙、多种维生物和多种微量元素,是不可多得的营养丰富的环保绿色产品,具有质嫩,粉足,汤鲜等特点,其药用价值早载入《全国中药汇编》及《四川中草药大型文献》,有健身、护颜、养神、清肺、化痰、健脾、滋阴等功效,大多用于健身补品和食用配料,老少皆宜。 1.4 经济价值较高。巴州区川明参一直是国内和国际市场抢手货,深受消费者青睐,每年川明参采收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大部分产品还在晾晒中,就被抢购一空, 一般年景价格每kg在15-18元,1998、1999年川明参价格每kg曾达到25—30元人民币。2007年仅三河场川明参专业市场,广州、成都等外地客商购买800余t,远销到东南亚、俄罗斯、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1.5 开发效果明显。巴中市双林保健食品有限公司是巴州区一家专业从事川明参的深加工企业,研制的“家炎”牌川明参泥,获国家发明专利,1994年、1995年获四川省优秀产品称号。2002年度获中国西部交易会金奖。目前,已研制出参泥汤等5个系列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重庆、广州、深圳等全国20个大中城市,年产值500万元。 2 存在问题 2.1 生产技术水平不高。巴州区川明参生产中,普遍存在良种选育工作滞后、栽培技术和模式落后、新技术应用推广差等问题,尤其是川明参加工大多使用硫磺熏蒸,硫含量超标,甚至出现酸味。 2.2 发展要素缺乏整合。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优势十分突出。但在川明参生产中存在人才、技术、项目和资金缺乏,且协调整合,难以形成产业开发优势,影响到了巴州区川明参资源优势的发挥。 2.3 精深加工意识不强。虽然巴中的道地药材川明参在全国享有良好的声誉,但规模精深加工和销售的不多,市场出售的川明参大多是“连槽货”。“家炎”牌川明参泥虽有商标,仍是作坊式的生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巴州区川明参优势的发挥。 2.4 行业监管到位不够。川明参作为一种特殊农产品,既药用又食用,应符合中药材质量管理规范GAP的要求。而GAP中涉及最多的就是生产的问题,但在生产中川明参基本没有按规范要求监管。 2.5 产业发展投入泛力。政府投入发展的不多,可以说,规模发展投入根本没有,致使川明参发展步伐不大。巴州区渔溪生产川明参历史比毗邻的苍溪县龙山早,规模龙山大,质量比龙山好,数量比龙山多,名气龙山大。龙山已建成较大规模的川明参专业销售市场,造成大量的巴中川明参在龙山市场销售。 3 基本思路 以中药现代化产业发展为契机,立足发挥巴州区川明参的资源、产业优势,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集中在优势区域建设有市场竞争力的川明参规范化生产基地,适应中医药

文档评论(0)

hjq936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