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史料8.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清史料8

晚清史料8 晚清社会转型8 第八讲 辛亥革命:封建王朝向共和民国转型骤成 一、二十世纪初年的中国社会(立宪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发生的背景与条件) (一)民族危机深重:列强对华侵略加强 1、掠夺中国路矿利权 20世纪初年,列强在华争夺路权的斗争十分激烈。通过对铁路利权的争夺,帝国主义可以在输出“过剩资本”的同时,扩大对中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侵略。1901——1911年10年间,帝国主义掠夺中国铁路达14条之多。通过借款或强行承筑手段,控制中国铁路运输业的命脉,由他们直接经营和参加管理的占全国铁路的93%。 1902年清政府屈从帝国主义旨意,制定《筹办矿务章程》, 公然宣称:“矿商之利,外人不妨共之”。全国十几省区重要矿区相继被列强霸占。1911年辛亥革命前夕,全国机器采煤年产量600万吨,中国开采的不足40万吨。 2、日俄战争:争夺中国东北(1904年2月6日——1905年9月5日) 爆发原因:日、英、美不满沙俄独占中国东北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侵华联军相继从华北撤军,而沙俄十几万军队仍盘踞东北。1902年4月订立的《交收东三省条约》规定俄军一年半内分三期撤出东北,但沙皇政府拒不履行条约。沙俄的黄俄罗斯计划不仅激起中国人民声势浩大的“拒俄运动”,也与日本的大陆政策发生尖锐冲突,日俄矛盾迅速激化。日本的侵略野心得到英美的支持。 1904年2月6日日本对旅顺口俄国舰队突然袭击,日俄战争爆发。俄国海陆战俱败。 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俄国将租自中国的旅顺、大连、长春至旅顺口铁路及其有关权益全部“转让”日本。东北由沙俄一国控制变为俄日两国控制。 1905年12月,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中日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及附约。 条约签订后,日本于1906年成立南满铁路株式会社,垄断南满铁路、抚顺煤矿。关东都督府对旅顺、大连实行殖民统治。 (二)民众的灾难与反抗 1、灾难 (1)中外反动势力加紧压榨搜刮人民 《辛丑条约》巨额赔款,本息相加,每年需支付赔款2千多万两。另有赔偿教堂、教士“地方赔款”。1901—1902年,地方赔款总计2千万两左右。其中山西220余万两。 1901年开始的新政也急需巨额经费。1904年练兵一项就需白银1600余万两。 因此1900年后,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迅速增加。再加上各地地方官吏乘机中饱私囊,以上“一两之税非五六两不能完。” 人民负担比甲午战后成倍增加。 (2)教会势力乘机反攻倒算 八国联军入侵后,教会借口毁教堂、杀教民,索偿赔款,每州县或数万或数十万,且均限当时立办,不容延缓。有的教民依恃洋人,狐假虎威,借机报复和抢夺财产。 2、反抗斗争 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众反抗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 (1)义和团余众“反清灭洋” 1901年7月,直隶冀中地区雄县爆发祁子刚、韩有才领导的义和团余部的起义,明确提出“反清灭洋”口号,打击教堂,斗争坚持数年之久。 1902年3月,直隶广宗爆发景廷宾领导的“扫清灭洋”武装起义。遍及24个州县,影响河南、山东,起义群众达三四万人。 (2)抗捐、抗税风潮 20世纪初年的捐税之多直接促成了抗捐抗税之多,“当捐之行也,一盏灯、一斤肉、一瓶酒,无不有税。”1902年广西爆发抗捐抗税的多民族起义。参加起义的有汉、壮、苗、瑶等民族。起义波及广东、湖南、贵州、云南等省。 (3)抢米风潮 辛亥革命前十年,灾荒踵接,哀鸿遍野。而奸商哄抬米价,积谷者任意居奇,致使米价暴涨。于是而有饥民抢米、抢粮船、抢面粉厂、抢食品店、捣毁米店的民变。抢米风潮同时发生于农村和城镇。1910年4月长沙抢米风潮引起“举国震动”。 (4)工人阶级罢工、斗争 早期工人的罢工斗争具有明显的经济色彩。主要是要求增加工资、索欠工资(反对克扣工资)和缩短工时、反对虐待。如1902、1903年上海耶松船厂、四川成都兵工厂等。但也有少数是带有政治性的。如1905年,上海华新纱厂工人为反对盛宣怀将该厂卖给日本资本家而发动罢工。1901年—1905年规模较大的工人罢工斗争约有25次。 3、晚清末年民变的社会意义——民主革命的基石 对于革命来说,晚清末年民变的最大意义在于推进形势发展,促成了清朝统治秩序的瓦解,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奠基。几千年封建社会里,农民战争推动社会历史作用是通过统治阶级让步政策而实现。“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莫不如是。因此,农民群众反抗不过是历史前进不自觉工具。但清末民变不仅以全面动乱把清王朝推入四面楚歌的绝境之中,而且民变中出现“力扶汉种,志夺乾坤”的口号,成为革命党人“驱除鞑虏”口号的回声。在民变挖空旧秩序的墙脚之后,革命奋力一击.遂使封建帝制应声倒塌。 (三)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1、原因 一是“新政”期间,清政府实行“奖励实业”振兴工商的措施。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