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1哲学命题及应对策略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全国新课标Ⅰ卷模式下的哲学备考方略 汕头市聿怀中学 陈素芳 高考备考的黄金法则: 考什么——讲什么! 怎么考——怎么练! 高考备考的权威依据: 考试说明;历年高考真题 高考备考的必由之路:依纲靠本练题 增分提效的根本途径:精讲精读精练 一、近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哲学模块的命题特点(试卷结构、分值占比、选材设问、答案组织) 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的试卷结构 选择(经)4题,选择(政)3题,选择(文)1题,选择(哲)4题;主观题2题5个设问 文综政治全卷100分 38题2个设问,考查经济生活(14分)和政治生活(12分);39题3个设问,第1、2问各考文化和哲学,第3问(4分)是开放型题目,运用文化或哲学知识作答 52分 2题 38-39题 非选择题 都是四选一的单选题,每题4分 48分 12题 12-23题 选择题 备注 题分 题量 题号 题型 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的命题特点 试卷结构:站好队,排好位,稳中有变 (1)稳:2010-1015六年来经济生活(选择4*4,非选题14分)和政治生活(选择3*4,非选题12分),题量、分值不变,38题选材基本上是政治现象或经济现象;39题背景材料都是文化现象;基本上取材时政热点。 (2)变:主要是文化和哲学的题量和分值略有变化。 16+10 16+12 16+12+4 16+10+4 5*4+12 哲学 4+12+4 4+10+4 4+12 4+12 0+10+4 文化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年份 全国新课标Ⅰ卷文综政治哲学模块的命题特点 16+10 16+12 16+12+4 16+10+4 20+12 题量分值 认识论的相关知识 意识作用的原理 认识论知识;怎样坚持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辩证否定观;结合材料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议 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原理 大题考点分布 2015 2014 2013 2012 2011 年份 总特点:哲学主客观题的考点分布宏观上是按照马哲体系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来设置,不重复;哲学大题固定于39题的第二问,主要是材料分析说明题,为什么角度;39的第3问(4分)是开放型题目,怎么做角度,从提出方法论到如何坚持某一方法论演进,39题背景材料都是文化现象;取材时政热点 哲学选择题特点:取材生活化、时政化,背景材料多是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现象。除了2011年有一道漫画说理题外,其余年份选择题没有出现漫画、古诗词、名言警句题。选项设置几乎都是四选二的组合选,答案要点主要是后三个单元的主干知识,题干时有明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如“唯物史观”、“方法论”。(2013年22题、 2014年20题) 哲学非选择题特点:位置固定于39题的第二问,题型稳定,主要是有限定知识范围的材料分析说明题,为什么角度;39的第3问(4分)是开放型题目,怎么做角度,从提出方法论到如何坚持某一方法论演进,39题背景材料都是文化现象; 哲学非选择题答案特点: ①国题没有分点作答,但表述上层层递进。②如果是运用“原理获知识”的设定的话,国题的答案没有“世界观+方法论”的呈现,没有“世界观+方法论”的要求。③国题的答案主要是运用世界观原理分析说明问题,对材料要适当的提炼和分析 ④国题的答案中有照搬课本的原文,但是它更偏重于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例题:2013年22. 2013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全体人民进一步焕发劳动热情、释放创造潜能,通过劳动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从唯物史观看,尊重劳动和劳动群众是因为【B】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 ②劳动贡献是衡量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劳动群众能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创造历史 ④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一致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14年20.拿破仑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狮子,当这头睡狮醒来时,世界都会为之发抖。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这头狮子已经醒了,但这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不是威胁,是和平不是动荡,是进步不是倒退。从哲学方法论看,这里强调的是????(B) ①以全面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要“盲人摸象”、“刻舟求剑”???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要“吐故纳新”,不要“厚古薄今”???③以实践的观点看问题,要“事必躬亲”,不要“纸上谈兵”???④以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要“和而不同”,不要“同而不和”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题例:2012年39(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3)结合材料,就更好的弘扬中医药

文档评论(0)

ddf55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