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晋城历史四景
山西晋城——北有白马拖缰、南有双峰捧月、西有松林积雪、东有孔子回车 2012-05-16 20:02:25 转载▼
名胜之一:孔子回车 相传,孔子周游列国传道讲学,在郑国游说结束后,乘车直奔晋国。当他和弟子们行到太行山脉的王屋山下的一个小村时,一群做游戏的孩子正在路中玩攻城。孩子子们用小石头垒成城堡的模样,用小木棍做云梯,一守一攻十分认真。孔夫子令他的学生前去开路,玩童们振振有词:“世上只有车避城,哪有城让车的道理!”孔子为当地孩童的聪慧所感悟长叹曰:“孩童尚且如此聪慧,况成人呼!”,随返回原路,再无入晋思想。从此这小村就改名为拦车。 王屋山, 霜染色斑斓。 万仞灰崖立, 蛇路逶迤入湛蓝。 忆当年, 孔丘斥童让, 点石为城, 车能越? 回辙留怅然。 而今村头站, 人为上, 风展红旗旱地帆! 礼与乐, 唯检验, 直向天井关!
名胜之二:珏山吐月 明嘉靖三十五年《创建珏山一天门记》碑文曰:“每年八月望,月自中出,谓之珏山吐月,亦游观之胜景也”。 相传在古代,每年八月中秋之夜,站在山脚下肯莲寺内的款月亭中观望,一轮硕大的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如水似银的月光将珏山周边的山、林、水、石泼泻得银光闪烁。而珏山双峰则被裹在轻纱似的月色中,勾勒出其绝美的形胜,朦胧迷离,隐约天宫,这就是历代咏叹的晋城名胜“珏山吐月”,又谓之“双峰捧月”。
名胜之三:白马拖缰 在晋城城区北15公里处有司马山,又名白马寺山。山上有卵石,外坚中空,摇有摇响声,名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寒冬上山砍柴,归来遇一老者索柴取暖,少年慨然予之。老者赠少年一纸马,称:此乃神马,如有所求,只念咒语即可照办。少年黑夜返村,突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邻舍皆叹无法进山砍柴。少年依法念咒,纸马突变白马,上山驮炭而归,众皆惊奇。一地主得知,勾结歹徒深夜盗马,被白马踢翻在地,马铃散落。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道腾空而去。盗马者附入深谷。从此, “马铃”遍山皆是,连原来的卵缰石也变成外坚中空、摇之即响的“马铃石”。后人在此山建寺,名白马寺,司马山亦更名白马寺山。当地人称此故事为“白马拖缰”。
名胜之四:松林积雪 你站在晋城市区往城外西方的远山望去时,隐隐约约可看到山顶上有白白的一片,那就是“松林积雪”。这座山名松林山,离城十余华里。松林山上建有一座松林寺里,有一块五丈见方的常年不化的积雪。这块积雪,要在青藏高原是平常事,而在靠华北平原的太行山上却是一个奇迹。
松林寺,曾名灵岩寺、法轮禅院,创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相传是民众为感谢上苍救民于危难之中而修建。寺院周围原有千亩松林,且松树顶部都是平展展的,古有“开元寺的钟,松林寺的松”之说,整个建筑规模宏大,风格独特。古寺后院建有大雄宝殿,殿内塑有释迦牟尼及文殊、普贤、十八金刚、千手观音等塑像,佛像后有一深井,炎炎夏日,井口白霜如雪,水质冰凉,故得名“松林积雪”,为晋城市四大景观之一。据传,深井水为“无根圣水”,只有孝敬父母、品德高尚的“贤士”能喝到,而能喝到“圣水”者便格外受到上苍宠爱。因此,每逢庙会,善男信女们更结伴而行,或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上山烧香许愿,到井边求得圣水,祈求上天赐福于自己和家人。千百年来,寺院始终香火旺盛,闻名遐尔。
白马拖缰
BAI MA TUO JIANG 白马拖缰,历史传说故事。在晋城城区以北15公里处有司马山,又名白马寺山。山上有卵石,外坚中空,摇有摇响声,名马铃石。相传古时有一少年,寒冬上山砍柴,归来遇一老者索柴取暖,少年慨然予之。老者赠少年一纸马,称:此乃神马,如有所求,只念咒语即可照办。少年黑夜返村,突然狂风大作,大雪纷飞,邻舍皆叹无法进山砍柴。少年依法念咒,纸马突变白马,上山驮炭而归,众皆惊奇。一地主得知,勾结歹徒深夜盗马,被白马踢翻在地,马铃散落。少年从睡梦中惊醒,跃上马背,与白马一道腾空而去。盗马者附入深谷。从此, “马铃”遍山皆是,连原来的卵缰石也变成外坚中空、摇之即响的“马铃石”。后人在此山建寺,名白马寺,司马山亦更名白马寺山。当地人称此故事为“白马拖缰”。此山为晋城四大景观之一。
编辑本段
JUE SHAN TU YUE
珏山吐月,为晋城四大景观之一。珏山位于山西省晋城市区东南13公里处的丹河南岸。珏山风景素以险峻、雄奇驰名,古有“晋魏河山第一奇”、“小华山”、“小武当”之美称,其势之凌峥,确可与华山的奇伟峭险,武当山的秀媚风光相媲美。
珏山又名角山,其双峰对峙,巍峨苍翠,宛若—对碧玉镶嵌在太行山上,故名珏山。每年八月中秋之夜,站在山脚下青莲寺内的款月亭中观望,一轮硕大的满月自珏山双峰间突涌而出,如水似银的月光将珏山周边的山、林、水、石泼泻得银光闪烁。而珏山双峰则被裹在轻纱似的月色中,勾勒出其绝美的形胜,朦胧迷离,隐约天宫,这就是历代咏叹的晋城名胜“珏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