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运大王卢作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船运大王卢作孚

船运大王卢作孚 马鼎盛:树立世之风范,铸造国之脊梁,国民素养,从小培养,欢迎收看《风范大国民》。 中国航运大王卢作孚是工业救国的民族英雄,在日寇疯狂侵华的1938年秋,他临危授命,出任交通部常务次长。民生轮船公司用22艘轮船和征用的2860只木船,冒着日寇飞机的轰炸,将堆积在宜昌的3万人员和9万吨工业物资抢运入川,被称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敦刻尔克(法文:Dunkerque)是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敦刻尔克以二战中1940年发生在这里的敦刻尔克战役和英法军队大撤退而闻名。 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实业公司,从一条70吨小火轮起家,“崛起于长江,争雄于列强”,它将不可一世的洋商赶出了川江,民生公司发展为最大的民营航运企业,他主持的嘉陵江三峡乡村建设运动,为时最长,成就最大。 新中国诞生,卢作孚即令民生公司滞留在香港的18艘主力船舶突破封锁,返回内地,他主动向中央政府提出公私合营的方案,党中央和毛泽东接受卢作孚的请求,为新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打开一条出路。 毛泽东在建国初年,构思民族工业蓝图的时候说,有四个实业界人士不能忘记,他们是搞重工业的张之洞、搞化学工业的范旭东、搞交通运输的卢作孚和搞纺织工业的张謇,周恩来想借重卢作孚出任交通部长,可惜他含冤自杀了。 卢作孚在40天里独自担当了挽救国家危亡的宜昌大撤退 解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向中国发动了全面战争,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并确定四川为战时大后方。于是华北、华东、华中等地的机关、学校、工厂、企业纷纷向四川,特别是向重庆搬迁。然而经过素有“川鄂咽喉”之称的宜昌进入重庆却成了最大的问题。 卢国纶: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就在武汉失守的前夕,我父亲到了宜昌,当然发现宜昌的情况很混乱。因为在宜昌积压的人员、物资的数量都非常大,人员有3万多人,物资有9万多吨,而那些物资都是属于兵工器材,或者是重要的工业器材,这些是最主要的。 解说:这些从沿海工业城市转运过来的机器设备,是当时民族工业的精华,是国家仅存的一点元气。 卢国纶:那么丢掉那一批东西,国家的损失就非常大,而且是支敌了,所以就必须抢在枯水季节到来以前,把这批物资抢运回四川。 解说:如果按现有的每月6千吨的运量,需要一年多的时间,可现在只剩40天了。 卢国纶:他就跟大家提出一个要求,请你们提出需要运输物资的清单,然后在这个清单上分轻重缓急交给我们,由轮船公司来安排运输,你们谁都不要提出要求,提前给你运,如果谁要争,把你放到最后运输,这样谁都不敢争了。 解说:卢作孚根据自己多年川江航线的计划,制定了一套水陆、陆路、轮船、木船相结合的航运计划,除了最重要的物资和最不容易装卸的笨重、大型机器设备,以及重要的军用物资可以直接运往重庆,其他的物资全部按“三段航行法”办理。有的物资运到万县就返回,有的运到奉节、巫山、巴东就返回,有的甚至只运到三峡峡口就卸下,当天返回。这样,航程缩短了一半或者一大半,从而赢得了宝贵的运力和时间。 经过40天的苦战,人员早已运完,器材运出去三分之二,当日本侵略军踏进宜昌城时,两岸仅有零碎废铁抛在地面。然而民生在这次被誉为“中国实业史上的敦刻尔克”的宜昌大撤退中,共有16艘轮船被炸毁,117名员工英勇牺牲。 王康:在中国最关键的时候,它给全中国人民可以说是打了一剂强心针,一种特殊的鼓舞,一批不是军人的部队,一些没有受到训练的普通民工,他们竟然能够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一个民营的企业,在国家危难的关头,不以牟利为目的,而以国家、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就不仅仅是个实业家,这不仅在中国的二十世纪,在全人类的现代资产阶级、现代实业界,没有第二个。 卢作孚感觉政治不能凭依 从“教育救国”转为“实业救国” 马鼎盛: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筹划成立联合政府,在两党推举的各部负责人员名单中,每个部都有不同的候选人,唯有实业部众望所归,两党一致推选了卢作孚。卢作孚一生做过11次官,也辞过11次官,他朋友、知交遍天下,拉拢他的政要很多,四川军阀杨森对卢作孚极为信任,屡屡委以重任。 1921年,卢作孚应杨森的邀请,到泸州出任永宁道尹;1924年杨森又邀请卢作孚做四川省教育厅长,卢作孚回答说,只愿做事,不愿做官。他在成都开办通俗教育馆,当时正是四川政局动荡、军阀混战,两次事业都因杨森下台而中断。 卢作孚认识到,“纷乱的政治不以凭依,每每随军事上的成败而使事业共沉浮”,他开始从“教育救国”转变为“实业救国”。1925年10月,卢作孚在家乡合川与朋友集资创办民生公司,带着集腋成裘的八千元,卢作孚在上汽订购了民生的第一条轮船“民生轮”。 卢国纶:民生公司的第一船“民生轮”造成以后,我父亲到宜昌去接这条船,接船的时候路过万县,他上岸去拜访了杨森。 解说:驻扎在万县的杨森,却执意要卢作孚留在万县在市政佐办,卢作孚婉言谢绝了。 卢国纶:

文档评论(0)

saa90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