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练习题4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时跟踪检测() 重力、弹力一、单项选择题 .如图3所示,物体P放在粗糙水平面上,左边用一根轻弹簧与竖直墙相连,物体静止时弹簧的长度小于原长。若再用一个从0开始逐渐增大的水平力F向右拉P,直到拉动,那么在P被拉动之前的过程中,弹簧对P的弹力FT的大小和地面对P的摩擦力F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 图3 A.弹簧对P的弹力FT始终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始终减小 B.弹簧对P的弹力FT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始终增大 C.弹簧对P的弹力FT保持不变,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D.弹簧对P的弹力FT先不变后增大,地面对P的摩擦力先增大后减小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现有一孔明灯升空后向着东北偏上方向匀速上升,则此时孔明灯所受空气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是() 图7 A.0 B.mg,东北偏上方向 C.mg,竖直向上 D.mg,东北偏上方向 .如图9所示,质量均为m的木块A和B,用一个劲度系数为k的轻质弹簧连接,最初系统静止,现在用力缓慢拉A直到B刚好离开地面,则这一过程A上升的高度为() 图9 A. mg/k B.2mg/kC.3mg/k D.4mg/k 二、多项选择题 . (2014·甘肃省五市联考)如图12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作用下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没有超出弹性限度,则() 图12 A.弹簧的伸长量为B.弹簧的伸长量为 C.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它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弹簧对物体的弹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 (2014·冀州模拟)木块A、B的重力均为40 N,它们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Δx=2.0 cm,弹簧的劲度系数k=400 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0 N的水平力推木块B,如图15所示,力F作用后() 图15 A.木块A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8 NB.弹簧的压缩量变为2.5 cm C.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为0D.木块B所受静摩擦力大小为2.0 N 课时跟踪检测(五)摩擦力 一、单项选择题 1. (2014·江苏南京盐城一模)如图1所示,壁虎在竖直玻璃面上斜向上匀速爬行,关于它在此平面内的受力分析,下列图示中正确的是() 图1 图2 .如图4所示,一质量为m的木板置于水平地面上,其上叠放一质量为m0的砖块,用水平力F将木板从砖下抽出,则该过程的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已知m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m0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 图4 A.μ1mgB.μ1(m0+m)gC.μ2mg D.μ2(m0+m)g .如图5所示,人向右匀速推动水平桌面上的长木板,在木板翻离桌面以前,则() 图5 A.木板露出桌面后,推力将逐渐减小B.木板露出桌面后,木板对桌面的压力将减小 C.木板露出桌面后,桌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将减小D.推力、压力、摩擦力均不变 . (2014·浙江温州十校联考)如图6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图6 A.先减小后增大 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增大 D.保持不变 . (2014·汕头模拟)如图8,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木块a、b之间有一轻弹簧被压缩,两木块在水平面上都保持静止,a、b所受的摩擦力分别为Fa和Fb,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图8 A.Fa和Fb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B.若mamb,则FaFb C.若mamb,则FaFbD.Fa和Fb大小一定相等 . (2013·烟台模拟)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弹簧随木块一起向下运动),如图10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1、拉力F2和木块的重力G,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图10 A. B. C. D. 7.(2014·怀化模拟)如图11所示,物体A、B置于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物体A、B用一跨过动滑轮的细绳相连,现用逐渐增大的力向上提升滑轮,某时刻拉A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53°,拉B物体的绳子与水平面成37°,此时A、B两物体刚好处于平衡状态,则A、B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认为最大静摩擦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354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