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糖尿病技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糖尿病(消渴、消章) 中医诊疗规范 糖尿病是高血糖状态所致的综合征。由于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体内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等异常。以葡萄糖耐量减低、血糖增高和糖尿为该病的特征。临床表现早期无症状,发展到症状期,临床上可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疲乏、消瘦等症候群,严重时发生酮症酸中毒。诊断依据 (一)临床表现 1.? 症状 1.1 糖尿病期 ??典型的糖尿病具有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下降;在2型糖尿病中约50%的患者无症状,80%DM患者以皮肤或外阴瘙痒、皮肤化脓性感染、视物模糊等为首发症状。 1.1.1 主要症状 ??? 多饮,多尿,烦渴,渴喜冷饮;小便频数量多,有泡沫,或有甜味。 1.1.2 多食易饥 ??? 食欲亢进,易饥饿,进食量多,倍于常人。 1.1.3 体重下降 ??? T2DM开始表现为肥胖或超重,当血糖异常升高至一定程度时,营养物质丢失,体重下降,往往伴有体力不支、倦怠乏力等。 1.1.4 其他症状 ??? 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健忘、腰膝酸软等,女子带下量多,月经不调。 1.2 并发症期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或慢性并发症引起的脏器功能障碍等可出现相应的表现,如四肢麻木、视力障碍、便秘或大便时干时稀、心悸心慌、眩晕、水肿、男子性欲低下、阳痿等。 2?? 体征 ??? 早期病情较轻,大多无明显体征。病情严重时出现急性并发症有失水等表现,病久则发生大血管、微血管、周围或内脏神经、肌肉、骨关节等各种并发症而出现相应的体征。 (二)理化检查 ??? 3.1 血液检查:血糖、OGTT(DM前期人群,或DM疑似人群及DM高危人群均需进行OGTT)、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释放试验、 C-肽释放试验、胰岛细胞自身抗体、血脂。 ??? 3.2 尿液检查:尿糖(正常人肾糖阈为8.96~10.08mmoL/L(160~180mg/d1),超过此水平时才出现尿糖)、尿微量白蛋白、24h尿总蛋白定量、尿酮体。 ??? 3.3 其他检查:慢性并发症检查。 (三)诊断标准 ??? 采用《2010年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 ???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或 ???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 3.OGTT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200ng/dl) 说明:1.糖尿病诊断是依据空腹、任意时间或OGTT中2小时血糖值。空腹指8~14小时内无任何热量摄入;任意时间指1天内任何时间,与上次进餐时间及食物摄入量无关;OGTT是指以75g无水葡萄糖为负荷量,溶于水内口服(如为含1分子水的葡萄糖则为82.5g)。 ?2.上述检查结果需要在另外一天进行重复测定,以对糖尿病诊断进行核实。 (四)鉴别诊断 ??? 1.非葡萄糖尿 ??? 乳糖尿见于哺乳妇女或孕妇及婴儿,果糖及戊糖尿见于进食大量水果后,为罕见的先天性疾患。 ??? 2.非DM性葡萄糖尿 ??? 当过度饥饿后,一次进食大量糖类食物,可产生饥饿性糖尿;少数正常人在摄食大量糖类食物,或因吸收过快,可出现暂时性滋养性糖尿;胃切除或甲亢可出现暂时性糖尿及低血糖症状。肾炎、肾病等可因肾小管再吸收功能障碍而发生肾性糖尿。怀孕后期或哺乳期妇女由于乳腺产生过多乳糖,且随尿排出产生乳糖尿。脑出血、大量上消化道出血、脑瘤、窒息等,有时血糖呈暂时性过高伴尿糖为应激性糖尿。尿酸、维生素C、葡萄糖醛酸等具有还原性物质或异烟肼、青霉素、强心苷、噻嗪类利尿剂等随尿排泄的药物使尿糖出现假阳性。 1.先天禀赋不足,五脏虚弱,尤其是肾脏素虚,与本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因五脏主藏精,精为人生之本,肾又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若五脏虚弱,则精气不足,气血虚弱,肾亦无精而藏,复因调摄失宜,终至精亏液竭而发为消渴。 2. 饮食不节,积热伤津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炙煿之品,损伤脾胃,脾胃运化失司,积滞胃中酿成内热,因此,消谷耗液,津液不足,脏腑经络皆失濡养发为消渴。这与现代医学认为高能量饮食导致肥胖、体内代谢失调、内分泌紊乱、胰岛素分泌减少、靶细胞受体减少、胰岛素利用率降低,而发生糖尿病的观点是一致的。 3.情志失调,郁火伤阴,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火热炽盛,不仅上灼胃津,下耗肾液,而且肝之疏泄太过,肾之闭藏失司,则火炎于上,津液泄于下,三多之症随之而起,发为消渴。 另外,心气郁结,郁而化火,心火亢盛,致心脾精血暗耗,肾阴亏损,水火不济,亦可发为消渴。 情志因素为糖尿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据近年研究,精神因素,可刺激下丘脑腹内侧核(VMH)则兴奋交感神经使胰岛素分泌减少,从而使血糖增高。中医学对精神因素可诱发糖尿病比美国约翰·考尔维尔医学博

文档评论(0)

ss5586337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