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例2 镰刀形贫血病的遗传 从红细胞形状上看,镰刀形贫血病属于共显性遗传。 从病症表现上来看,又可认为镰刀形贫血病是不完全显性(表现为两种纯合体的中间类型)。 基因型纯合的贫血病人经常性表现为贫血; 杂合体在一般情况下表现正常,而在缺氧的条件下会表现为贫血。 (三)、基因作用的代谢基础 显隐性关系实际就是等位基因间作用的结果。那么杂合状态下等位基因间如何作用呢? 等位基因间往往不是基因彼此直接作用,而是分别控制各自所决定的代谢过程,在代谢水平上相互作用从而控制性状发育。 兔子的皮下脂肪有白色和黄色。白脂肪的纯种兔子(YY)和黄脂肪的纯种兔子(yy)杂交 F1(Yy)脂肪为白色; F2群体中,3/4白脂肪,1/4黄脂肪。 (三)、基因作用的代谢基础 代谢水平分析发现,脂肪颜色由一系列代谢过程决定 绿色植物(黄色素)?脂肪中积累?呈黄色(yy); 黄色素?(YY/Yy:黄色素分解酶)?脂肪中无黄色素积累?白色(YY) 。 (四)、性状表现与环境 上世纪初有一种倾向:明显符合孟德尔式遗传的性状才是遗传的;受环境影响的性状是由环境所决定,与遗传无关。 事实上,生物的性状是遗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影响性状表现的环境分外环境和内环境(生理环境) 。不同性状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不同: 一些性状通常不受环境条件影响而发生表现类型明显改变,如CC开红花,cc开白花。 还有一些性状的表现会受环境条件影响而表现不同。 生理环境(内环境)对性状表现的影响 同一种基因型,处于不同的遗传背景(其它各对基因的组成)和生理环境下,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性状,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关系也可能发生改变。 生理环境(内环境)对性状表现的影响 例如,绵羊有角/无角性状的遗传。 HH基因型:无论母羊还是公羊都有角, hh基因型:无论是母羊还是公羊都无角。 杂合体(Hh):公羊表现为有角,Hh的母羊则表现为无角。 杂合体处于公羊的生理环境下,H表现为显性,表现出有角;而处于母羊的生理环境下,H表现为隐性,h表现为显性。 外界环境条件对性状表现的影响 相同基因型个体处于不同外界环境中,可能改变显隐性关系。 例:金鱼草(Antirhinum majus)红花品种与象牙色花品种杂交,其F1: 如果培育在低温、强光照的条件下,花为红色; 如果在高温、遮光的条件下,花为象牙色。 镰刀形贫血病杂合体通常情况不表现严重病症,在缺氧条件下会表现为贫血; 兔子的皮下脂肪 三、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 基因互作(interaction of genes):细胞内各基因在决定生物性状表现时,所表现出来的相互作用。基因互作包括: 基因内互作(intragenic interaction):等位基因间互作。一对等位基因在决定一个性状时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等。 基因间互作(intergenic interaction):非等位基因间互作。决定一个单位性状的多对非等位基因间表现出来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孟德尔规律的补充和发展 一、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二、复等位基因和致死基因(基因突变) 三、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 四、多因一效和一因多效 两对非等位基因间互作的类型(共同决定一个单位性状时) ⊙ 互补作用 ⊙ 积加作用 ⊙ 重叠作用 ⊙ 显性上位性作用 ⊙ 隐性上位性作用 ⊙ 抑制作用 1.互补作用 (9 : 7)(complementary effect) 两对独立遗传基因分别处于显性纯合或杂合状态时(A_B_),共同决定一种性状表现;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或两基因都是隐性纯合时,则表现另一种性状。发生互补作用的基因称为互补基因(complementary gene)。 1.互补作用(complementary effect) 香豌豆花色由两对基因(C/c,P/p)控制: P 白花(CCpp) × 白花(ccPP) ↓ F1 紫花(CcPp) ↓? F2 9 紫花(C_P_): 7 白花(3C_pp + 3ccP_ + 1ccpp) 2.积加作用 (9:6:1) (additive effect) 当两种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