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历史与社八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终检测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
试题卷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的紧张学习,一定收获不少吧!相信你会有出色的表现,沉着动笔吧,祝你旗开得胜。
一、精挑细选:(共分)1、观察《从古猿到人类的形态变化》图,你认为促进人类进化的重要因素和人类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
A、使用天然火 B、直立行走 C、石制和木制工具的使用 D、定居生活的实现
2、请设想一下:你乘坐时光机器回到远古时代,原始人会用“稻”做饭招待你……,哦,你可能来到了: ( )
A、河姆渡遗址 B、半坡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3、2002年,在安吉溪龙发现了一个原始人类遗址,出土了一批石核、石片、砍斫器,距今约12.6万年,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溪龙遗址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的原始人遗址;
B、该遗址应该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典型代表;
C、当时生活在溪龙的人类应该还不会使用成熟的文字;
D、溪龙人应该主要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生活在原始村落里
4、我们把一种潜在计算机内部并为黑客入侵提供方便的计算机病毒称为“木马病毒”,“木马”这个典故出于A、《吉尔伽美什》B、《荷马史诗》C、《哈姆雷特》D、《圣经》“九州生气恃风雷”,“但悲不见九州同”,“九州”一词源于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我们今天所使用的七天一星期制度源于A、两河流域的先民B、尼罗河流域的先民C、恒河流域的先民D、印度河流域的先民伊拉克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焦点,它所在的两河流域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公元前18世纪,统一两河流域,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的国王是( )
A、大禹 B、汉谟拉比C、美尼斯 D、哈夫拉
8、下列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尼罗河流域文明所形成的初步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
A、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B、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10、右图“篆书之美”的创作灵感来自西周时所创的大篆。后来,大篆逐渐演化为小篆。历史上曾以小篆作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期间经历了: ( )
A.夏、商 B.春秋、战国
C.秦、汉 D.三国、两晋
11、《礼记?礼运篇》:“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其中“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说明了 ( )
A、黄帝、炎帝、蚩尤的传说 B、贫富分化的出现
C、父系血统关系的确立 D、古代“禅让制”的传说
12、许多成语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史事,与“立木取信”相关的史实是 A、李悝魏国变法 B、吴起楚国变法 C、商鞅秦国变法 D、管仲齐国变法《阿拉丁神灯》《渔夫和魔鬼》等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它们都出自于 A、《伊索寓言》 B、《论语》 C《荷马史诗》 D、《天方夜谭 》
A、 B、 C、 D、
16、蓝田人遗址的古今变迁,告诉我们
①人类可以任意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②保护自然环境,也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③人类的过度开发和利用自然,会导致文明的衰落
④保护我们的自然和人类的文明,是我们每个公民的责任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②④⑤
17、下列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是
①、管仲改革助齐桓公称霸 ②、李斯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
③、阿育王创立佛教 ④、秦穆公任用商鞅变法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如果你是唐太宗时期的朝廷高官,那么你可能遇到的情况有
①有幸与魏征等名臣同朝为官 ②你的一些有利于朝廷的提议将得到皇帝的赏识
③见证唐太宗死后传位于
④聆听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告诫A、①②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