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坡地地貌题库.ppt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70年的安第斯山附近秘鲁境内发生一次大地震,当时从5000~6000m高山上倾泻下来的岩块和冰块等崩塌体,连跳带滚,推送到10多公里以外。 1967年,中国,青藏线上的拉月大山崩,破坏巨大!!! 五、滑坡灾害的预防 3土屑蠕动 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缓慢向下坡运动,称为土屑蠕动。由于颗粒或岩屑之间的相对位移小,运动过程缓慢,不易一下觉察出来,如时间久了,斜坡上各种物体就显出变形。例如电线杆歪斜,树杆弯曲,土墙或篱笆墙向斜坡下方倾斜和斜坡草皮向下坡移动等。 土屑蠕动不论是在寒带地区、温带地区或热带地区都可发生,它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而引起斜坡碎屑和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改变所致。另外,植物根的生长和动物的践踏也有助于斜坡上的土屑蠕动。 在寒冷地区,斜坡上冬天地面冻结而膨胀隆起从AB到CD,土壤中的颗粒或碎屑M随着地面膨胀沿垂直坡面方向上升到Mˊ;解冻时,地面恢复到原来位置AB,但颗粒或碎屑受重力作用则由Mˊ移到M″,经过这样一次冻融作用之后,土壤颗粒或碎屑由M移到M″(图2-9)。如此反复进行,土壤颗粒或碎屑将不断向下坡移动。 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因日温差或干湿变化而发生胀缩,也可造成向下坡蠕动。温带地区,温差变化可使硅酸盐岩块的体积有0.1%的变化量,干旱气候温差变化大,硅酸盐岩块的体积变化可达1%。干湿变化对粘土体积变化的影响也特别显著。当碎屑颗粒受湿或增温时,体积膨胀,颗粒相互挤压,碎屑被挤出原来位置而向下坡移动(图2-10.A);碎屑变干或降温时,体积缩小,其间形成空隙,使上部碎屑失去支持引起下移(图2-10.B)。 斜坡上的裂隙、动物洞穴或植物根系腐烂留下的空洞,都可使上坡物质失去稳定而向下移动。其它如树木摇摆和动物践踏也有助于斜坡物质向下移动。 4重力堆积物 坡地上发生崩塌、滑坡和土屑蠕动造成的坡面侵蚀,称坡面重力侵蚀。由此形成的堆积物称重力堆积物。 重力堆积物的特征: 岩性 结构 构造 形态 第二节 坡面侵蚀和坡积裙 大气降雨或冰雪融化后,在倾斜的坡地上,形成面(片)状水流。面状水流是由许多细小股流组成的,它们无固定流路,在这种水流作用下,可使坡面降低,称为坡面流水侵蚀。被侵蚀的物质堆积在坡脚处,称坡积物,它们围绕坡地边缘分布,形似衣裙的花边,称坡积裙。 坡面侵蚀作用范围广,侵蚀量大,尤其在由松散细粒沉积物组成的裸露斜坡上更为明显,常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坡面流水侵蚀 坡面流水侵蚀只出现在降雨或融雪时期,故雨滴冲击作用和坡面径流侵蚀作用是坡面流水侵蚀的两种主要作用。 1.雨滴冲击作用 雨滴降落的最高速度可达7~9m/s, 雨滴降落能使粒径小于0.5mm的土粒离开原位被激溅到离地面60cm以上的高度, 水平方向激溅的距离可超过1.5m。 在10%坡度的坡面上土粒受到雨滴冲击后,约有60~70%向下坡移动,只有25~40%向上坡溅移。土粒向上下坡溅移距离和数量的差异,随着地形坡度加大而增加。 雨滴冲击坡面的能量在整个斜坡上应该是大致相等的,随着降雨时间的延长,由上坡激溅来的土粒搬运到下坡,这时雨滴冲击的能量有一部分需消耗在再激溅由上坡溅来的土粒上,于是雨滴对下坡坡面的冲击作用相对减小。此外,下坡的坡面水层逐渐加厚,对坡面土粒起了保护作用,雨滴对坡面的冲击作用也愈来愈小,甚至完全消失。因此,从整个坡面来说,上坡受到雨滴的冲击作用强,侵蚀强度大,下坡冲击作用弱,侵蚀强度小。 2.坡面径流侵蚀坡面径流侵蚀力大小与地形、土壤和植被等因素有关。 地形(坡长、坡度和坡形)控制坡面流水冲刷速度和冲刷量。从理论上说,坡度愈长,愈到下坡水量愈多,水流的能量也增强。但是,随着坡长的增长,水流挟带的泥沙量也随之增多,需要消耗一部分能量,而使水流侵蚀能力减小。因此,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并不是随坡长增加而直线加大。坡度加大可使坡面径流速度加快,冲刷加强;坡度加大却又使径流量减小,因为在降雨强度不变的情况下,坡度加大,实际上坡面单位面积接受的雨量减少(图2-11)。坡度和坡长变化与坡面侵蚀强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F.C.伦勒(Renner)和R.E.霍顿(Horton)的坡面侵蚀强度和坡度关系试验研究认为在20~60°之间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土壤结构对坡面侵蚀也有很大影响。土壤团粒结构好,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使地表径流量减少;土层厚,吸水较多,也可减少地表径流量,使侵蚀减弱。 植被可以防止雨滴对坡面的冲击和减少坡面径流冲刷,表现在三方面: (1)植被可以减少坡面径流量; (2)植被可控制坡面径流速度; (3)植被可阻挡雨滴直接冲击地面。 在其它条件相同情况下,植被好坏对坡面侵蚀作用有显著差别。可见,植树造林是防止水土流失的有效方法之一。 图2-13 坡积裙的结构:A.上缘部;B.前缘部; C.边缘部 dl坡积物;

文档评论(0)

a552223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