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梳理 安徽名师预测 末页 目录 首页 文言文部分(课标16篇) 第一部分 教材知识梳理 第7篇 陋室铭 知识梳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①则 :连词,就。 ②名 :原意为 :名字、名声,在文中的意思为 :名词作动词,出名。 ③灵 :原意为 :灵验,在文中的意思为 :形容词用作动词,灵验,神奇。 1. 重点字词句梳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①斯 :指示代词,此,这。 ②惟 :只。 ③吾 :我,这里指住屋的人,自己。 ④馨 :散布得远的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⑤译文 :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13莱芜)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①上 :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上长到。 ②译文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14德州,’13重庆)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①鸿儒 :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 ②白丁 :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③译文 :(来到室内)谈笑的都是些知识渊博的人,交往的人中没有浅薄的庸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①调 :调弄,这里指弹(琴)。 ②素琴 :不加装饰的琴。 ③金经 :指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①丝竹 :琴、瑟、箫、笛等乐器。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②乱 :原意为 :混乱,在文中的意思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混乱、扰乱。 ③案牍 :官府公文。 ④劳 :原意为 :劳累,在文中的意思为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 ⑤劳形 :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⑥译文:没有管弦奏乐的声音扰乱双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13贵港、朝阳、常德) (7)孔子云 :“何陋之有?” ①之 :宾语前置的标志。 ②译文 :孔子说 :“有什么简陋的呢?”(’11龙东) (1)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陋室的?(’13朝阳) 2. 问题研究。 答 :生活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 (2)写出文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12梅州) 答 :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请概括本文的主旨(用原文的语句回答)。(’12肇庆) 答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作者认为陋室不陋,这表达了他怎样的情怀?(’13重庆A卷) 答 :安贫乐道(或“高洁傲岸”,意合即可)。 (5)文章从自然环境、交往人物和生活情趣等方面表现了陋室不陋,请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举例分析。(’13淮安) 设问变式 :文章从哪些方面表现陋室不陋,请举例分析?(’12苏州) 答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以自然环境的优美表现“陋室不陋”;②“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以往来人物的博学表现“陋室不陋”;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以生活情趣的高雅表现“陋室不陋”。(任答其一即可) (6)作者身居陋室,为什么借用孔子的话说“何陋之有”?你觉得作者追求的是怎样的一种生活情趣?(课后习题) 答 :引孔子的话作结,更具有雄辩的力量。按孔子的原话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省略了上句而只引下句,是因为上句的意思已经包含在“南阳”二句之中,这样一来引述既巧妙地回应了开头“惟吾德馨”一句,又显得含蓄无穷,发人深省。 作者追求的是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7)有人说:“既然‘斯是陋室’,不管怎么说,陋室就是陋室,怎么可能‘何陋之有’呢?”如果你是刘禹锡,如何回答他?(’13株洲) 答 :示例:物质方面的确比较简陋,但“何陋之有”是说我志趣方面并不鄙陋,高雅绝俗。(理解“陋室不陋”主旨即可)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安徽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3. 重要作家作品和文学常识。 本文通过对所居陋室主人、事物、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在贬谪中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和高洁傲岸的情操。 4. 文章中心概括。 (1)语言句式整齐,对仗工巧,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骈散结合,音韵和谐,如韵脚有 :名、灵、青、丁、经、形、亭等。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3)此外还运用了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5. 写作特色。 知识梳理 安徽名师预测 末页 目录 首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含探索.doc
- 2015年粤东西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探索.doc
- 2015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班复习统一检测__理科综合(+参考)探索.doc
- 2015年云南省曲靖市初中物理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逐题详细探索.doc
- 2015年浙江高中自主招生语文及探索.doc
- 2015年浙江省五校联考第二次考试英语卷及参考探索.doc
- 2015年镇江市物理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逐题详细探索.doc
- 2015年郑州小升初真题探索.doc
- 2015年职称英语词汇表探索.doc
- 2015年职业经理人的生存败象每日一讲(2月22日)探索.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