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发酵工程--简化2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养基 培养种子的目的: 扩大培养,增加细胞数量; 同时也必须培养出强壮、健康、活性高的细胞。为了使细胞迅速进行分裂或菌丝快速生长。 /jpkc 有较完全和丰富的营养物质,糖分少,需充足氮源和生长因子,无机氮源比例大; 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不必太高; 供孢子用的种子培养基,可添加易被吸收利用的碳源和氮源; 应考虑与发酵培养基的主要成分相近。 种子培养基特点 /jpkc pH 选择最适种子培养pH的原则是获得最大比生长速率和适当的菌量 培养最后一级种子的培养基的pH应接近于发酵培养基的pH,以便种子能尽快适应新的环境 /jpkc 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菌种稳定性的检查 测定其生产能力,从中挑选高产菌株,并及时对退化菌种进行复壮 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种子无杂菌检查,保证纯种发酵。 种子液生化分析项目主要有:营养基质的消 耗速度、pH变化、溶氧变化、色泽和气味等 /jpkc 种子制备的放大原理与技术 细菌发酵时的种子扩大培养; 细菌发酵过程中种子扩大培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大量的活力强的种子 ; 种龄对于生芽孢的种子尤其重要。若接种物含大量芽孢,将给后续发酵带来较长迟滞期 /jpkc 四、发酵工程应用 发酵工程车间 四、发酵工程的应用 利用微生物工程生产药品 维生素、动物激素、药用氨基酸、 核苷酸、抗生素 基因工程与发酵工程结合 人的生长激素、胰岛素、 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细胞工程与发酵工程结合 某些单抗 1、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 生产传统的发酵产品 啤酒、醋等 生产各种食品添加剂 色素、甜味剂、酸味剂、鲜味剂等 帮助解决粮食问题 微生物菌体(单细胞蛋白) 2、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 3、发酵工业及其发展趋势  1、微生物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2、现代生物技术所发酵工业推向新水平 三3、发酵工程在环境方面的应用 堆肥、填埋、废水处理 * *    一、发酵工业的发展历史   大规模利用微生物的工业是在20世纪20年代才真正开始的。当时主要是以酒精发酵、甘油发酵和丙醇发酵等为主。20世纪40年代,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开始采用深层发酵法大量生产。此后,链霉素等几十种重要的抗菌素相继问世,带动了抗菌素工业的诞生。发酵工业由无氧条件下的发酵发展到了有氧发酵。   长期以来,几乎都是以碳水化合物作为发酵的原料,而到60年代增加了正烷烃、醋酸、醇类和天然气等。发酵的原料从依赖于农产品的状态转为从石油等矿产资源中寻找,从而实现了发酵原料的重大转变。 一、概述   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细胞融合等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定向培育微生物开辟了新途径,微生物工程应运而生。通过DNA的组装或细胞工程手段,能按照人类设计的蓝图创造出新的“工程菌”和超级菌,然后通过微生物的发酵生产出对人有益的物质产品。   传统的发酵技术,与现代生物工程中的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和酶工程等相结合,使发酵工业进入到微生物工程的阶段。微生物工程包括菌种选育、菌体生产、代谢产物的发酵以及微生物机能的利用等。 一、概述  归纳起来其发展如下:   天然发酵时代→ 纯培养技术→ 通气搅拌技术→ 代谢控制发酵技术→ 发酵原料的转变→ 现代生物技术 二、发酵工程简介 (一)发酵工程的概念 采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为人类生产有用的产品,或直接把微生物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新技术。 电动机 pH检测及 控制装置 培养液 无菌空气 排气口 冷却水 出口 冷却水 进口 搅拌器 加料口 放料口 发酵罐示意图 1.概念: (二)实例:谷氨酸发酵 1.菌种选育: 2.培养基的配制: 3.灭菌: 4.扩大培养和接种: 6.分离提取产物 无菌条件 谷氨酸棒状杆菌、黄色短杆菌 5.发酵过程: 自然分离、人工诱变 基因工程、细胞工程 物质种类、比例、适宜的PH 控制各种条件生产发酵产品 菌体:用过滤、沉淀等方法 代谢产物:用蒸馏、萃取、离子交换等方法 高压蒸汽灭菌 五种因子 (通入无菌空气并不断搅拌) 从自然界分离的菌种 产 品 基因工程 诱变育种 细胞工程 生产用菌种 扩大培养 原材料 微生物菌体 代谢产物 分离 提纯 发酵罐 发酵条件控制 接种 培养基配置 灭菌 种子制备原理与技术 影响种子质量的因素 种子质量的控制措施 种子制备的放大原理与技术 /jpkc 种子制备原理与技术 优良种子应具备的条件 生长活力强,延迟期短; 生理状态稳定; 浓度及总量能满足发酵罐接种量的要求; 无杂菌污染,保证纯种发酵; 适应性强,生产能力稳定 /jp

文档评论(0)

66699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