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寡糖简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壳寡糖简介

壳寡糖简介(一位教授的信,实际效果不知) 1寡聚糖对植物的生长调节作用 长期以来由于认为糖在生物有机体的作用远在核酸及蛋白质之下,故其功能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近年来,发现生物体内绝大多数蛋白质表面都连有数目不等的寡糖链 一般将少于12个糖基的糖链称为寡糖,多于12个糖基者称为多糖 ,这些寡糖在许多生命过程中都具有重要的功能,如参与蛋白质的折叠、维系空间结构、介导特异的识别过程 细胞识别和分子识别 ;作为某些重要生物大分子的保护性储存库 某些生长因子与寡糖结合能免受非特异的水解从而延长其寿命 ;引导胞内某些特异蛋白 酶 的靶向定位等等。现已发现,不仅与蛋白质结合的寡糖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游离的寡聚糖本身在许多生命过程中也都有重要的生物学效应,某些寡聚糖与激素相似,它们依赖于糖链结构的不同调控着植物的生长、发育以及对逆境的防御等重要生理过程。 寡聚糖作为植物免疫激活因子的基础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Ayers等于1976年发现细胞壁的寡糖片段能诱导植物植保素 Phytoalexin 合成。Bishop于1981年发现番茄病原菌分泌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 消化果胶多糖得到的片段,可诱导蛋白酶抑制剂的合成与积累。以后又发现寡糖可以诱导乙烯、甲壳素酶、葡聚糖酶、富含羟脯氨酸糖蛋白等的产生。1985年Albersheim首次提出了寡糖素 Oligosaccharins 这个新概念和新领域,并认为寡聚糖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繁殖、防病和抗病等方面的功能,能够刺激植物的免疫系统反应,每种活性寡聚糖可发出调节特定功能的信息,激活防御反应和调控植物生长,产生具有抗病害的活性物质,抑制病害的形成。特别是不同来源的寡聚糖可针对不同的病原菌,从而可开发针对各类病害的系列寡聚糖农药,解决基因工程遗传育种也很难解决的病原菌生态变异小种的问题。这些寡聚糖分子在很低浓度 nmol/L 下,可作为一种信号分子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植物抵抗逆境 虫害、病原菌入侵、生理逆境 的防卫反应。把这些有生物活性的一类寡糖分子统称为寡糖素。第一个寡糖素即发现于真菌细胞中,具有活化被子植物的防卫反应的功能。不久,在高等植物细胞内也发现了能引起类似防卫反应的寡糖素,这些来源于植物的寡糖素除具有激发子 Elicitor 效应能引起防卫相关反应,某些激发子可以是寡糖素、诱导植物产生的抗病抗虫化合物 植物抗毒素、酚类等 和相关蛋白 蛋白酶抑制剂、苯丙氨酸解氨酶等 ,除参与植物的防卫反应外,还具有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功能,如促进或抑制豌豆茎切断的伸长生长,抑制生长素促进的烟草外植体生根,多聚半乳糖醛酸酶 PG 激发番茄中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果实成熟。 目前已知的寡糖素大多是一些细胞和真菌细胞壁结构多糖的降解产物中有活性的寡糖组分,如真菌b-寡葡聚糖 Fungal oligo-glucan 、木葡聚糖类寡糖 Xyloglucaonderived oligosaccharide 、果胶类寡糖 Oligosaccharide of pectin 、b-寡木聚糖 Oligo-b-xylan 、壳寡糖 Chito-oligosaccharide 、某些糖蛋白 N-Linked glycoprotein 上寡糖链以及寡糖肽类等都是具有生物活性的寡糖素。 2壳寡糖的来源及基本物理化学性质 壳寡糖是水溶性的壳聚糖降解产物,又称为水溶性壳聚糖,壳聚糖 chitosan 是由甲壳素衍生而来的。甲壳素(chitin)又叫甲壳质或者几丁质,它广泛存在于微生物、酵母、蘑菇的细胞壁中,昆虫的表皮中,乌贼、贝壳等软体动物的骨骼内。尤其是虾、螃蟹等甲壳类的水生动物的甲壳中含有丰富的甲壳素(约1/4~1/3)。有虾蟹壳经过酸碱处理可得到甲壳素。甲壳素在自然界的合成量仅次于纤维素,是地球上第二大再生资源,每年其生物合成量约为100亿吨。 甲壳素是法国人Braconnot于1811年首次描述的,从那以后有关甲壳素的一些基础研究便逐渐开展起来,而壳聚糖是在1859年被Rouget发现的,自1950年以来有关甲壳素/壳聚糖的研究和开发便逐渐成为化学和生物领域的一个热点,并一直持续升温到现在。甲壳素的化学名称为聚β-(1,4)-2-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甲壳素脱乙酰化产物为壳聚糖。它们的化学结构式如图1.2。 chitin chitosan 图1.1 甲壳素/壳聚糖的结构式 Figure 1.1 The structure of chitin and chitosan 3 壳寡糖类物质的作用机理 从壳寡糖的化学结构来看,它显然不属于常用的农业化肥,同时也不是农药,但它却能使植物达到增产的效果。人们还不知道它的精确的生物化学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根据国内外现有的研究结果,已有的学说大致可归纳为两个方面:抗菌说和诱

文档评论(0)

didal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