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介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介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介绍 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前身是武汉大学水利学院,成立于1952年11月6日,从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二十一世纪初,走过了50年光辉的历程。   1950年5月,湖南大学水利学科的专业调入武汉大学。1951年在武汉大学工学院内成立了水利工程系,系主任何之泰,后是余家询。   1952年11月,成立了武汉大学水利学院,院长由武汉大学副教务长张瑞瑾兼任。1952、1953年经院系调整,广西大学、南昌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农学院、江西农学院、武昌中华大学、华南工学院等院校的水利学科、专业、师生和设备先后调入武汉大学,学生增至1500余人,教师增至160余人。   1954年12月1日,高等教育部根据国务院决定,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院长 张如屏、副院长张瑞瑾。设有水利土壤改良、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和水道及海 港三个本科专业和水利技术建筑与水利土壤改良两个专修科。设立了水工建筑系 、河港工程系和水利改良系。   1955年1月23日举行了武汉水利学院成立典礼大会。张如屏院长、张瑞瑾副院长及武汉大学李达校长在会上讲话。至此,以水利土壤改良为重点的工科学院正式诞生。   1955年3月26日,经省高校党委批准,院成立总支委员会,总支书记张如屏、副书记张茀承。   1955年8月,天津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河北农学院、沈阳农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及华东水利学院水利土壤改良专业专修科调至我院。我院水道及海港专业调至华东水利学院。   1955年8月,学院招收施工组织及机械化专业研究生8名,天津大学水利土壤改良专业研究生12名转入我院,至此,学院共有研究生20名。   1955年9月3日,苏联水利土壤改良专家卡尔波夫、施工专家叶菲莫夫到院工作,卡尔波夫兼任院长顾问。   1955年10月9日—11日,举行了第一届团员大会,选举产生了院团委。院团委第一副书记叶裕森、第二副书记吴国栋。   1955年12月4日,院基建工作大规模开始施工,第四、第八教学楼相继开工。   1956年3月18日,学院举行了全国八所高等工科院校施工教学大纲审定会议。   1956年6月9日,院务委员会扩大会议通过12年远景规划(草案)及水改、水 建专业教学计划。   1956年6月28日,中共武汉市委批准成立中共武汉水利学院党委。党委书记张如屏、副书记张茀承、李俊武。   1956年7月16日,欢送卡尔波夫专家回国,张如屏院长代表周恩来总理颁赠“中苏友谊纪念章”,并代送高教部杨秀峰部长的感谢信。   1956年8月,水工结构、水电站及抽水机站、结构力学、水利土壤改良4个学科招收研究生,其中结构力学、水利土壤改良专业招收副博士研究生。学院还招 收越南留学生14人,其中本科生12人,研究生2人。   1957年5月31日,高等教育部通知:国务院任命梁百朴为学院副院长。   1957年10月13日,湖北省委文化教育部通知:中共中央任命任士舜同志为学院党委书记。   1958年8月,院招收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留学生。   1958年8月,增设治河防洪工程专业和水利工程施工专业,9月院务会决定设立施工系和治河系。   1958年9月12日晚,全院师生在武大运动场接受了毛泽东主席的接见。   1958年10月,院举行水利土壤改良专业毕业典礼,有238名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施工系和水建系有208名同志支援丹江水利建设。   1959年1月,新聘苏联专家、苏联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培什金教授到达学院,6月完成教学任务回国。   1959年6月,张瑞瑾副院长率我国政府代表团赴越南,帮助筹建水利方面的高等学校及科研机构,并商定我国派专家支援越南高校建设。之后,揭曾佑、叶守 泽、谢鉴衡、冯尚友、卢格炎等先后去越南高校任教。   1959年10月,张瑞瑾等出席三峡科学讨论会,学院共提出论证报告15篇。   1960年5月,揭曾佑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工作者,并与农田水利教研室代表张蔚榛赴京参加全国文教群英会。   1960年6月,农田水利教研室自制成自动喷灌机,武汉市科委来院参观鉴定。   1960年6月,开办函授教育,设有农田水利工程和河川枢纽及水电站建筑两个专业,共招收学员474人。8月,开设水电干部专修班。   1962年1月,第一届水电干部专修班43名学员毕业,并举行了毕业典礼。   1964年4月,举行了河流动力学教材编审会议,清华大学、华东水利学院、成都工学院等院校参加了会议。   1964年7月16日,第五届校务委员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系与治河防洪工程系合并为第一系,水工建筑系与水利工程施工系合并为第二系。   1965年12月,全国农田水利教材编审会在学院举行,会议由农田水利教研室揭曾佑教授主持,华东水电学院、河北农业大学等十余所院校和生产单位代表参 加。   1

文档评论(0)

zilaiy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