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况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况
·综 述·
纳米药物的研究现况
孙 晶1 , 房学强2 , 崔 3
( 1. 山东省药品检验所药理室, 济南250012; 2. 山东省淄博市卫生防疫站检验科, 淄博255026; 3. 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
生化学教研室, 济南250012)
[ 摘 要] 纳米药物具有特异性、靶向性、定量准确、易吸收等特点。本文从纳米药物的口服制剂、自乳化释药系统、中枢神经
给药系统、基因治疗等方面, 阐述了纳米药物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向。
[ 关键词] 纳米技术; 纳米药物; 综述文献
[ 中图分类号] R 97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671-2838( 2003) 02-0087-03
Curr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nano-drugs
SUN Jin1, FANG Xue-Qiang2 , CHUI Xi3 ( 1. Department o f Pharmacolog y, Shang do ng Institute fo r Dr ug Contr ol, Jinan
250012, China ; 2. Departm ent of Test and Labo rat or y, Shangdong Epidemic Prev antio n Station o f Zibo, Zibo 255026; 3.
Depart ment of Health and Chemistr y, Scho ol of Public Healt h, Shangdong U niver sity , Jinan 250012)
[ ABSTRACT] The nano-drug has char acter istics o f ta rg eting , speciality , easy abso rptio n, ver acity of r atio n, etc. T he latest
tr ends of r eseach and development of nano-drug are discussed in all aspects in this ar ticle, such as the or al prepara tio n, the
dr ug deliver y sy st em for centr al ner v ous sy stem, sy st em of r eleasing the medicine from emulsifica tio n, gene tr eatment, etc.
[KEY WORDS] nano t echnique; nano drug s, rev iew liter ature
[ Pharm Car e Res, 2003, 3( 2) : 87-89]
.. “纳米药物”是指运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粒径
100 nm 的药物有效成分、中草药、有效部位、原药及
其复方制剂[ 1] ; 是将新型的纳米技术应用于医药学
的产物, 其短期内的广泛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 现综
述如下。
1 口服制剂的研究
多种药物由于颗粒较大、水溶性差及胃肠粘膜
细胞难吸收的原因, 使其口服生物利用度很低, 通常
以静脉给药为主, 增加了病人的精神、经济负担及感
染的机会。当今, 许多药学工作者在研究改进这些药
物的口服制剂。而纳米药物口服制剂的出现克服了
上述诸多不足。如将顺铂制成纳米微晶[ 2] 进行小鼠
灌胃实验, 由于微晶粒径小, 表面积大, 与胃肠粘膜
接触面积广, 接触时间长, 从而使顺铂的生物利用度
大大提高, 且能在胃组织及血液中较长时间内保持
较高浓度, 对胃癌及卵巢癌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纳米囊”的研究为许多口服药物提供了理论依
据。将纳米药物包被上一层脂质体, 脂质体是可以包
裹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的磷脂双层小囊( 50~100
nm) 。亲水性纳米药物可被包裹在囊中, 而脂溶性纳
米药物则结合在磷脂疏水双层内。通过控制脂质体
内pH 值或加入反离子使药物稳定。存在于这些小
的油滴中的药物快速分布于整个胃肠道, 减少了药
物与胃肠粘膜直接接触引起的刺激。细小油滴的巨
大比表面积大大提高了水不溶性药物的溶出, 提高
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避免了水不稳定药物的水解
及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刺激[ 3, 4] 。
2 自乳化释药系统的研究
自乳化释药已成为当今药物研究的一个热点。
人们在大量研究自乳化释药囊壁材料的同时, 也注
意到, 一个稳定、给药准确的自乳化释药系统还必须
具有极精确的剂量指标。纳米技术的应用可将单个
原子、分子制成或将大分子物质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