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河之舞2 舞狂澜》 中国引进人 采访提纲
《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采访提纲
受访者: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项目总经理 张力刚
问:今年夏天,《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在中国进行的是首次正式巡演。我记得2013年的时候,《舞起狂澜》曾把全球首演定在了北京首都体育馆,中国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礼遇?
答:如果说,《大河之舞》是不折不扣的爱尔兰血统,那么《大河之舞》的姊妹篇《舞起狂澜》则是个混血儿,因为它是由《大河之舞》原班制作团队携手北京九维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共同出品的,这也开创了中国演出商参与国际顶级戏剧制作的先河。所以,《舞起狂澜》有着1/2的中国血统。而2013年的全球首演定点北京,其实可以称得上是一次“回归”之旅。而今年夏天的中国首次正式巡演,我同样愿意把它看成是学成归来的学子为家乡父老做的一次汇报演出。
问:当时为什么想到要推出《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
答:对于广大观众来说,《大河之舞》是上个世纪末的经典,这毋庸置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思潮的改变,《大河之舞》其实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人们的审美需求,人们亟待一部更符合他们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的新作品。
而对于《大河之舞》的创作团队来说,不断超越时代、超越自我更是他们一直的信念,虽然第一部已经是登峰造极了,但是他们依旧敢于、并乐于寻求突破,寻求另一种更性感、更有速度、更充满激情的呈现形式。哪怕需要付出很大成本和代价,也一定要给观众最好的东西,给他们不打折扣的世界级的佳作。
而对于“九维文化”来说,这一次的“国际参与”将为未来中国演出人的“国际格局”打下很好的基础。中国能创造出拥有自主版权的,并能够在世界市场流转的剧目,这是中国演出人一直以来的期待与努力的方向。我相信,《舞起狂澜》的推出,只是一个起点,以后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呈现在世界顶级的艺术舞台上。
问:《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和《大河之舞》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个不同体现在“价值观念”上。如果说《大河之舞》叙述的是爱尔兰祖先与大自然抗争,以及经历战争、饥荒等种种苦难后流离失所,重建家园的长篇血泪史诗。那么,《舞起狂澜》的时空背景则更为宽广,它不仅仅局限于爱尔兰,而是将故事线伸展到了全世界,讲述人们前往梦想的海洋,带着希望,相互支持,一起创造新生活的故事。这一版“大河”寻求的是一种全世界“大和”的概念,更符合“和平与发展”的当今时代主题。
第二个不同体现在“呈现形式”上。在“舞蹈”方面,《舞起狂澜》中不仅有爱尔兰踢踏舞、还融入了极具观赏性和挑战神经的舞蹈种类,比如西班牙弗朗明哥舞、非洲和南美的舞蹈,甚至还融入了中国大鼓的大鼓舞动作,节目形式更加丰富多彩,而且,这些舞台元素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舞起狂澜》将他们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你经常可以看到多种舞蹈形式在舞台上共舞,这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上的“融合”!在“音乐”方面,由金球奖获奖作曲家布莱恩·伯尼亲自操刀,由世界各国音乐大师组成的乐团让音乐呈现出了更丰富的姿态,而且经常是“一秒转风格”!也许你这一秒中还在西班牙的斗牛场里舞动红绸、气宇轩昂,下一秒就有可能跑到南美海岸、身穿草裙,体验夏日风情!在“舞美”方面,《舞起狂澜》借助科技进步的力量,运用了更多的声光电效果,给了舞蹈表演更为有力的补充,将整部剧的氛围营造得更为充分。
第三,体现在“叙事结构”上,《大河之舞2 舞起狂澜》将叙事和舞蹈表演结合得更为紧密,这样,就给了观众更强的代入感,让舞蹈更能够感染人,也让剧情更能够深入人心。同时,舞蹈风格脱离舞台化,更倾向于生活化,让艺术以更亲近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第四,体现在“推进节奏”上,《舞起狂澜》可以称之为《大河之舞》的速度与激情版,整部剧用更快速的敲击地板的节奏、更跃动的音乐,更多变的风格,让观众得到更极致的震撼和体验。
问:《大河之舞》系列为何在中国如此受青睐?
答:踢踏舞的本来就是人民自创的舞蹈,大家在重要的节日和婚礼上跟着节奏摇摆身体踏击地面,民间的舞蹈老师们带领大家在路上跳、在院子里跳、在河流旁边跳、甚至站在一个木桶上也能跳。它没有什么限制,非常自由。
同样,在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民间舞蹈形式,我们叫它“踏歌”。“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汪伦送别李白的时候,跳的就是我们中国的踢踏舞;“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这首诗里对心上人跳舞的男子,跳的也是中国的踢踏舞。实际上,这种形式从汉到唐都非常盛行,《后汉书》里记载那时候人们开宴席,从白日饮酒到晚上,“舞辄数十人相随,踏地为节”,就是几十人一起起舞,一起踏击地面,形成舞蹈的节奏,非常随意与潇洒。到了唐代就更不得了,从民间到宫廷大家都在跳“踢踏”,在元宵节,李唐皇室会举办有上千人参加的踏歌会,大家在20多丈,也就是10多层楼高的灯轮下跳舞,灯轮上点着5万盏灯,一跳就是3天3夜,何其壮观,盛唐的生命力、创造力,整个民族的活力,你都能从这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