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院前死亡率近70% 复苏的发展历程 复苏 通气(圣经时代) Isis 使用口对口通气复苏丈夫的故事(古埃及) Elijah 复苏小孩的故事:Elijah将自己压在小孩身上三次后使孩子苏醒过来 复苏 通气+按压 (18世纪) 马背复苏:受难者俯趴在马背上,在马跑动时,受难者的胸部得到周期性的按压 复苏 通气+按压 (18世纪) 1858年,匈牙利人Janos Balassa胸外按压复苏了一名因结核喉水肿而窒息的18岁女性患者 1883年,德国人Franz Koenig在他的外科教科书首次描述了胸外按压 电除颤时代( 1960s之前) 1899年,Prevost和Battelli发现低电压的交流电可诱发室颤,而高电压的交流电能终止室颤 1940年,Wiggers用动物实验证实交流电能除颤有效 1947年,Claude Beck成功的在病人身上进行了除颤 1962年,Lown等证实直流电比交流电除颤更安全 现代心肺复苏(1960s以后) Kouwenhoven、 Knickerbocker和Jude建立了心肺复苏的假说:“胸外按压不仅能够产生血压而且有助于血流的恢复和最终恢复自主循环” 1960年他们明确宣布心肺复苏的措施包括 通气、胸外按压和电除颤 心肺复苏发展史 1960年:W.Kouwenhoven发表了第一篇有关闭式 心脏按压的文章 1966年:第一次全美复苏大会 2000年:第一届国际CPR会议 2005年指南 心肺脑复苏目的: 防止突然、意外的死亡,而不是延长无意义的生命,复苏的成功最终必须达到恢复智能,复苏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机体耐受缺氧时间 大脑细胞耐缺氧时间4~6min 若临床死亡始于心跳先停,则3秒钟出现头晕;10~20秒意识伤失(晕厥或抽搐);30~45秒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5秒瞳孔散大、光反消失;>4分钟出现神经系统后遗症;>8分钟心肌细胞不可逆损害 机体耐受缺氧时间 临床死亡始于呼吸先停,则2min分钟瞳孔完全散大,8~10分钟心跳停止。若能在2~4min内恢复呼吸可避免心跳停止。 心跳呼吸骤停的判断 意识突然丧失呈深昏迷状态 大动脉搏动消失 呼吸停止或抽搐样呼吸 心电图表现(室颤、心电-机械分离、心室停搏) 瞳孔散大固定 心跳骤停表现 心跳骤停心电图表现 1、室颤:心室发生极不规则的快速而不协调的蠕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可分为细颤和粗颤。 细颤:张力低、蠕动幅度小。心电图呈不规则的锯齿状小波。 粗颤:张力强、幅度大。有人把摸不到大动脉搏动的室性心动过速也归入粗颤。 心源性猝死中70%为室颤。 室颤 心电-机械分离 2.心肌仍有电活动(低幅的心室复合波),但心脏无有效机械收缩。 心电图上有间断出现的宽而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频率多为20~30次/分。 心室停顿 心脏大多处于舒张状态,心肌张力低,无任何动作,心电图呈一直线,偶见P波。 心搏呼吸骤停的原因 呼吸骤停 溺水、触电、窒息、雷击、外伤、烟雾吸入、药物过量、脑卒中、会厌炎、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昏迷、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事故等 心跳骤停 急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各种心律失常等 提高复苏成功率 时间就是生命 关键:现场CPR 措施:加强CPR的普及培训,先进国家 10%,美国每年 2000万人次 生 存 链 尽早开始 ——生存的第一环节 是指将接受过培训的人员和适当的装备迅速地带到受难者身边 包括循环衰竭的识别、决定呼叫、呼叫和派送 公众良好的教育和有效的急诊通讯系统可以强化这一环节 尽早心肺复苏 ——重要的第二环节 旁观者心肺复苏(bystander CPR)可以使室颤患者心脏有效挽救的时间延长10-12分钟 在基本救助人员(包括警察、保安人员、消防队员等)到达之前,基础心肺复苏足以维持生命 基础生命支持是通向除颤的桥梁 尽早除颤 ——最关键的第三环节 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出现使得非专业人员能安全地除颤 基本救助人员(包括警察、保安人员、消防队员等)要比EMS的一线人员提前数分钟到达现场 为了缩短开始除颤的时间,应该是基本救助人员而不应该是医护人员开始除颤 尽早的高级生命支持 ——最后的一个环节 训练有素和装备齐全的工作小组在救护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上进行尽早的干预治疗 工作小组成员包括:医生、护士、其他卫生人员以及接受过培训的院前急救人员 尽早除颤 基础生命支持BLS 步骤1- 检查患者反应 拍打患者肩部,并对其大声呼喊“你怎么样啊?”,如果患者有反应,但受伤或需要医疗救助,急救者需离开患者拨打急救电话。然后尽快回到患者身边对其再次检查。 基础生命支持BLS 步骤 2- 启动院前急救系统(EMS) 如果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B61∕T 1486.8-2021 《设施茄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第8部分:辣椒基质栽培》.docx VIP
- (正式版)DB61∕T 1486.8-2021 《设施茄果类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规范 第8部分:辣椒基质栽培》.pdf VIP
- 《光伏玻璃工艺讲解》课件.ppt VIP
- 迅达扶梯9300ae产品介绍.pdf VIP
- SL747-2016采矿业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导则.pdf VIP
- 重症医学科专科护士工作汇报.ppt VIP
- 云南省茶叶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ocx VIP
- crrt专科护士汇报ppt.pptx VIP
- 毕业设计(论文)-星型发动机设计.docx
- 除尘器噪音标准.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