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2)不失真测量系统的频域特性 4.3 不失真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3 不失真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A ω ω 0 0 ? x t y t A ω ω 0 0 ? x t y t 方波信号通过两种不同系统的波形变化 例—不同特性的测量系统对方波的响应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方波信号通过不失真系统时的波形 │H j ω │ ω ? ω ω T0 t 输入 输出 0 0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方波信号通过不失真系统时的波形 │H j ω │ ω ? ω ω Td t 输入 输出 0 0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方波信号通过失真系统时的波形 ω ω t 输入 输出 │H j ω │ ω上 ? ω 0 0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ω ω t 输入 输出 │H j ω │ ω下 方波信号通过失真系统时的波形 ? ω 0 0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4 理想测量系统的基本性质 (1)叠加性 则, x1 t + x2 t → y1 t + y2 t 若, x1 t → y1 t ,x2 t → y2 t (2)比例性 若,x t → y t 则, a x t → a y t a为任意常数 (3)微分性 若,x t → y t 则,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若,x t → y t (4)积分性 则, (5)频率保持性 若,x t → y t , 则,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5 测量系统动态特性的研究方法 正弦响应函数 阶跃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 正弦函数 阶跃函数 脉冲函数 响 应 函 数 激励函数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6 典型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 ▲一阶系统的动态特性 τ RC(时间常数) R C u0 t ui t 图 一阶系统—RC电路 u0/ui 0 一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t /τ 1 2 3 τ小 τ大 k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幅频特性: 相频特性: 当ω 1/τ时, 趋近于1 当ω 1/τ时, 0.707 -3dB) 当ω 1/τ时,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0.1 0.2 0.5 1.0 2 5 10 0.1 0.2 0.3 2.0 1.0 0.7 0.5 0.4 一阶系统的幅频特性 ωτ |H(jω)| 当ω 1/τ时,|H jω | 接近于1 0.707 -3dB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0.1 0.2 0.5 1.0 2 5 10 -80? -60? 0? -20? -40? 一阶系统的相频特性 ωτ 当ω 1/τ时,? 45° ?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二阶系统的动态特性 L R C ui t uo t —系统固有角频率 —阻尼比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12 0 2 4 6 8 10 14 0.2 0 0.4 0.6 0.8 1.0 1.2 1.4 1.6 ω0t D 0.25 D 0.50 D 0.707 D 1.0 二阶系统的阶跃响应 幅度为1的阶跃信号 u0/ui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0.1 0.2 0.5 1.0 2 5 10 0.01 0.1 10 1.0 二阶系统的幅频特性 ω/ω0 |H(jω)| D 1 D 0.4 D 0.1 D 0.707 D 小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0.1 0.2 0.5 1.0 2 5 10 -180? 0? -90? 二阶系统的相频特性 ω/ω0 D 0.707 D 0.707 D 0.1 小 D ?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⑤ 阻尼比D直接影响系统的超调量和振荡次数,为了使系统达到稳 定时间短,在设计测量装置参数时常常将阻尼比选择在0.6~0.8 之间。 ① 二阶系统特性的特性参数是固有角频率ω0 和阻尼比 D. 【二阶系统特性动态特性】 ② D不同对应不同的响应曲线。即D值大小决定了阶跃响应趋于最 终值的时间长短D值过大或过小趋于最终值的时间都过长. ④ D值一定时,ω0越大,则响应速度越快,ω0越小,则响应速度 越慢. ③ 在ω ω0附近,系统的幅频特性受D影响最大,当, ω ω0时, 系统发生共振,H(ω) 1/(2D).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4.7 器件性能指标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 (1)反映器件动态特性的一些性能指标 (2)集成运放LM324和TL082的比较实验 (3)仪表的带宽BW对测量脉冲上升时间的影响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2)集成运放LM324和TL082的比较实验 4.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 Tim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干旱半干旱区光伏电站生态环境保护技术导则》编制情况说明.docx VIP
- 公司章程范本完整.pdf VIP
- NBT 32001-2012 光伏发电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doc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锐角三角函数--正弦》 教学设计.doc VIP
- NBT 32004-2013光伏发电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pdf VIP
- NBT 32008-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能质量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 NBT 32009-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电压与频率响应检测技术规程.pdf VIP
- NBT 32010-2013 光伏发电站逆变器防孤岛效应检测技术.pdf VIP
- NBT 32011_光伏发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技术要求.pdf VIP
- 光伏发电站太阳能资源实时监测技术规范,NB_T32012-201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