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全卷练习(3.25)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全卷练习(3.25)
第一部分 言语理解与表达1.由于诗学语言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语言的冗余性,_______了那些只是为了交流的语符,语言的能指系统和表意功能反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_______,因此,诗歌的信息含量较之其他文体语言来说确实要更大。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抛弃 改善 B.舍弃 融合C.放弃 提升 D.摒弃 激活
第二部分 数量关系2.小姚在整理藏书时,给十本书都贴了标签,其中恰好贴错了三个(标签本身是对的),贴错的可能情况共有多少种?( )A.120 B.180 C.240 D.360
第三部分 判断推理3.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流动人口的是( )。A.小言家在城东,离城西的工作单位较远,于是小言工作日就住在宿舍,只有周末才回家B.汪某出生在西部的一个偏远山区,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北京大学,三年多来一直刻苦学习,甚至连一趟家也没回C.小章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两年多来她一直漂泊在广州等地,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回家D.2010年阳某的家乡发生洪水,农田被淹,颗粒无收,万般无奈之下,阳某与妻子来到亲戚所在省市,打零工赚钱供孩子上学
第四部分 图形推理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人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第五部分 常识判断5.下列关于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的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CPI的统计范围包括食物、交通通讯、居民购房消费等八大类B.当PPI指数增幅很大而且持续加速上升时,该国央行应该采取减息对策C.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是一个滞后性数据D.PPI反映生产环节价格水平,CPI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因此,根据价格传导规律,CPI不会对PPI产生影响
1.D[解析]首先看第一空,“抛弃”“放弃”“舍弃”较之“摒弃”之言色彩较弱,不太适用于庄重的理论探讨场合,故比较起来,“摒弃”更为合适。再看第二空,语言在去除为了交流的语符之后,能指系统及表意功能不再淹没于与诗无关的语符当中,因而显然更加突出、生动,用“激活”更加形象。本题正确答案为D。
2.
3.D [解析]A项,小言虽然在宿舍和家之间流动,但是并未离开户籍所在地,故不属于流动人口。B项,汪某虽然离开了户籍所在地,但目的是求学,而非工作和生活,故不属于流动人口,排除。C项,小章初中没毕业,目前还属于未成年人,故不是流动人口。D项完全符合定义,本题正确答案为D。
4.D[解析]题干给出的四个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且对称轴数量分别为1、2、3、4,此问号处应填入包含5条对称轴的图形,只有D项符合此规律。本题答案为D。
经验分享:虽然自己在这帖子里给大家发了很多感慨,但我更想跟大家说的是自己在整个公务员考试的过程中的经验的以及自己能够成功的考上的捷径。首先就是自己的阅读速度比别人的快考试过程中的优势自然不必说,平时的学习效率才是关键,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不会做,90%的人都是时间不够用,要是给足够的时间,估计很多人能够做出大部分的题。公务员考试这种选人的方式第一就是考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就是考思维,第三考决策力(包括轻重缓急的决策)。非常多的人输就输在时间上,我是特别注重效率的。第一,复习过程中绝对的高效率,各种资料习题都要涉及多遍;第二,答题高效率,包括读题速度和答题速度都高效。我复习过程中,阅读和背诵的能力非常强,读一份一万字的资料,一般人可能要二十分钟,我只需要两分钟左右,读的次数多,记住自然快很多。包括做题也一样,读题和读材料的速度也很快,一般一份试卷,读题的时间一般人可能要花掉二十几分钟,我统计过,我最多不超过3分钟,这样就比别人多出20几分钟,这在考试中是非常不得了的。论坛有个帖子专门介绍速读的,叫做“得速读者得行测”,我就是看了这个才接触了速读,也因为速读,才获得了笔试的好成绩。其实,不只是行测,速读对申论的帮助更大,特别是那些密密麻麻的资料,看见都让人晕倒。学了速读之后,感觉有再多的书都不怕了。而且,速读对思维和材料组织的能力都大有提高,个人总结,拥有这个技能,基本上成功一半,剩下的就是靠自己学多少的问题了。平时要多训练自己一眼看多个字的习惯,慢慢的加快速度,尽可能的培养自己这样的习惯。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同学,千万不要吝啬,花点小钱在自己的未来上是最值得的,多少年来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现在既然势在必得,就不要在乎这一刻。建议有条件的同学到这里用这个软件训练速读,大概30个小时就能练出比较厉害的快速阅读的能力,这是给我帮助非常大的学习技巧,极力的推荐给大家.(给做了超链接,按住键盘左下角Ctrl键,然后鼠标左键点击本行文字)。
5.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