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荷蓧丈人解释.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荷蓧丈人 《论语》 析题:荷蓧丈人 1、“丈人”这个隐士的行为,体现在哪里?怎么样体现出来的? 2、“丈人”这个隐士有没有缺陷,如果有,体现在哪里? 3、这篇文章中还有哪几个人物是重要的?为什么他们在文章中显得重要? 辨体练习—— 《荷蓧丈人》这篇文章也是 体,用 、 、 三个人的对话展开叙事。所以阅读本文要抓住三个人物的 来进行。 丈人 丈人的动作或形态 以杖荷蓧 植其杖而芸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以杖荷蓧 译:用手杖挑着“蓧”这种农具。 形象分析:年纪大,勤劳。 植其杖而芸 译:把手杖插在地上,然后除草。 形象分析:农活熟练的农民。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译:留子路住下,杀了鸡,烧了上等的米饭,让子路吃,又让他的两个儿子拜见子路。 形象分析:待人热情,遵守好客的古礼;并且,在家里,还严格恪守上尊下卑的礼节。 丈人的语言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译文:手脚不辛劳(参与农业生产劳动),五谷不能分辨,谁是有学问的人? 形象分析:鄙视务虚不务实的读书人,对孔子等当时的政治家奔走各诸侯国游说,企图扭转当时社会制度崩溃的局面的做法抱否定态度,这也说明他很有见地,因为历史潮流不可阻挡。 子路 子路的行为或形态 子路从而后 子路拱而立 子路行,以告 至则行矣 子路从而后 译文:子路跟在孔子后面走,掉了队。 形象分析:憨厚,笨拙。 子路拱而立 译:子路拱着手恭敬地站着。 形象分析:很懂礼貌,遵守礼节。 子路行,以告 译:子路继续行路,追上孔子后,把这件事报告给了孔子。 形象分析:忠厚诚实,对师长不瞒不欺。 至则行矣 译:子路到了丈人家里,丈人已经出外去了。 形象分析:此句貌似写子路,实则写丈人,丈人出外,是偶然吗?显然不是,因为“出外”,不等于到农田里干活。 子路的语言 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子见夫子乎 译:您看见我的老师(过去了)吗? 形象分析:很尊敬,说明遵守礼节;但有点酸味。 不仕无义 译:不做官是不适宜的。 形象分析:体现儒家“入世”(参与社会管理、改革)的思想。 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 译:国君与臣子的上尊下卑关系,怎么能够废除呢? 形象分析:恪守当时的等级制度,忠君守礼,体现儒家的“礼治”思想。 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译:想要使自身保持高洁,却淆乱了最重要的君臣关系。 形象分析:从批评丈人的角度体现了儒家礼治思想。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译:有道德的人做官,是为了做其应该做的事。 形象分析:为自己辩护,也是为孔子辩护,为儒家辩护。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译:孔子的学说不能被社会接受和运用的结局,已经可以推知了。 形象分析:这句话有消极的意味,含感慨,慨叹奔波各国、历尽千辛万苦却没有结果。 孔子 孔子的语言 子曰:“隐者也。” 隐者也 译:他是一个隐士啊。 形象分析:判断句,干脆利落,体现孔子超人的识别能力,也体现了孔子对自己的学说不能被当时社会接受的情况已经有了认识。 * * 荷hè蓧diào:肩负农具。 丈人:古代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 (今义为“已婚男子妻子的父亲”) 此文以人的特征来命题,可以推知 “丈人”是个不平凡者,肯定有学问, 但因是“荷蓧”,所以可以推知是一 个隐士。 问题推测—— 语录 丈人 子路 孔子 语言和动作

文档评论(0)

52013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